父母教育孩子應當以身作則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26 19:44:12
寶寶從出生以后,開始學習適應與母體子宮完全不同的時間。對這個時間的探索,他一是自己對周圍環境的好奇,聽父母的解釋才了解懂得;另一方面就是模仿,模仿周圍的人,當然模仿最多的就是他的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并跟著學習。一些人問:父母教育孩子應當以身作則嗎?下面會給您答案。
寶寶從出生以后,開始學習適應與母體子宮完全不同的時間。對這個時間的探索,他一是自己對周圍環境的好奇,聽父母的解釋才了解懂得;另一方面就是模仿,模仿周圍的人,當然模仿最多的就是他的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并跟著學習。例如語言,嬰兒生下來不會說話,周圍的人說的是中文還是英文決定了他們以后說的語言,這就是模仿中最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能說一套做一套,讓孩子學了會對他的一生都造成負面影響。
有科學家研究證明,人腦中含有像神經元,專門負責模仿。中國俗話所說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人從很小開始,就模仿外界事物,并且影響深遠,有時甚至是一生的影響,因為習慣是最可怕的。拿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和老人還有孩子都住在一起,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等自己老了孝順自己,那么從現在起你就要孝順你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做表率,讓孩子知道孝順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這種身教的方法會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
其實,父母如果沒有以身作則,說一套做一套,但卻要求孩子這么做,孩子肯定不會聽從的,他會理直氣壯的說“你都沒有這么做,為什么讓我來做?”
孩子平時的模仿都是無意識學習的,他們和可以學習不同,這種影響會深入人心,難以改變。因此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讓孩子學到好的一面,同時也更贏得孩子的尊敬。
一些人問:家長教育兒童安全的技巧有哪些?
摒棄錯誤的言行舉止。孩子在最初學習時,都是把父母作為參照的,總是會無意識地模仿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無論好壞,都會被孩子不自覺地效仿。好的行為被效仿,當然很好,但如果壞的被效仿了,那就麻煩了。作為父母,我們一定摒棄錯誤的言行舉止,一定要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要知道,孩子正踏著我們的腳印跟隨著我們呢!
做父母的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做好父母,但無論父母現在處于什么狀況,只要愿意為了孩子有不斷改變自己的意識,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行為,就會在無形中奠定孩子一生不可磨滅的德行基礎。正如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所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所以,我們一定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孩子撐起健康成長的生命之帆,為孩子點亮人生道路的明燈。只有我們端正了自己的言語行為,孩子身上才會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教育效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