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教育:自主探索 體驗引導(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9-22 10:56:48
高一階段,初入高中的學生先利用信息系統進行興趣、愛好測試,在職業傾向測驗結果基礎上,學生結合對自身的探索和思考,通過自由組建社團、選修課的修讀等進一步驗證和發展自身的職業傾向;學校面向高一年級全體學生開設“生涯規劃”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對人生的思考,開啟生涯認知和啟蒙。
高二階段,開展課題式綜合學習與實踐,每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一個研究課題;學校設立“仰暉講壇”邀請職業規劃專家、行業領軍人物及學者進校開設生涯講座;設計豐富多彩的生涯活動,與中職校合作開設36課時“技能實踐課”;建立42個校外生涯實踐體驗基地,組織學生進入企事業單位開展生涯體驗,讓學生在經歷、實踐中不斷質疑、調整自己的人生規劃。
高三階段,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生涯規劃能力,于是學校與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大學先修課程120課時;在不斷選擇、反思、調整中,學校還組織專家、校友、學長、家長對學生開展個性化指導,提升學生的生涯決策能力,促進高三升學時的專業選擇及填報。
教研:生涯發展指導成體系
生涯教育應貫穿于整個高中階段,而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需要一支優秀的研究型師資隊伍作保障。于是,學校率先建立起“生涯發展教育”教研組,聘任專職教師,開設“生涯規劃”課程,開發校本教材,培訓全校教師,鼓勵全校教師面向學生開展生涯發展指導,將生涯發展教育融入教學體系。
生涯發展指導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生涯規劃”通識課程,又要分別針對科技特長學生、理科特長學生、人文特長學生通過選修微短課、長選修、專題講座、個別化指導等手段加強分類指導和個性化教育。
學校還形成了“系統模擬、實踐體驗”的生涯發展反饋機制。自主開發“學生生涯自主發展規劃指導”信息系統,建立學生生涯發展檔案,為學生提供職業傾向測評與個性化生涯規劃指導;建立校內模擬社區、家校合作的生涯體驗基地,開展生涯認知和實踐體驗;多角度對生涯實踐體驗效果進行評估,形成在實踐基礎上評價反饋機制。
通過“課程學習+課題研究+實踐體驗+測評反饋”的生涯教育模式,學校對3000余名學生進行系統化、分層次、多元化的生涯發展教育,使他們對自身的人生價值有了新的認識,而他們的人生規劃也正在起航。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