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五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18-08-28 13:00:30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語文 五年級上冊 說課稿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我們的錯誤》語文說課稿
教材分析
《我們的錯誤》是坦桑尼亞小說家、語言學家沙班?羅伯特的一首詩歌,入選教材時有改動。詩歌的作者從一個嶄新的角度,警醒錯誤的存在,歌詠、贊嘆“我們的錯誤”。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2、了解詩歌的語言風格,學習詩歌的表達方式。
3、引導學生在反復吟誦中理解、體味、鑒賞、感悟這首詩歌的內(nèi)涵。
4、抓住能喚起學生相似感受的關鍵語句,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來豐富對課文中富有人文氣息的內(nèi)容的理解。
教學重點
抓住能喚起學生心靈觸動的關鍵語句,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豐富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執(zhí)教《我們的錯誤》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詩歌的表面,而要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深處,領會作者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語文教學要充分利用教材,又要大膽拓展教材,構建民主、開放的語文課堂模式,不斷提升每一個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過程:
1、 初讀詩歌,整體感知。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初步對詩歌內(nèi)容有些基本的了解和感知。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是組織者、引導者,首先體現(xiàn)在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機會來讀書和質(zhì)疑問難。教學中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所以學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都要通過學習實踐才能檢驗出來的,這樣,教師才不至于閉門造車,課堂才不至于僵化。
2、 品讀詩歌,聯(lián)系實際,感悟內(nèi)涵。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書要“進得去,出得來”。引領學生在詩句中徜徉,與詩人共鳴,通過自身個性化的體驗,產(chǎn)生個性化的解讀。對孩子來說勇于承認錯誤已經(jīng)有些困難,真正改正錯誤就更難了。在教學中教師的信任是給予學生的一種力量,與“天才偉人”“近距離”比較更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與他們離得很近,這種信任與榜樣的力量會激勵他們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結合學生周圍的現(xiàn)實的人和事情,不斷端正學生面對錯誤的心態(tài),成功完成課堂學習向生活實踐的遷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
3、 回歸整體,拓展課堂。
(1)、欣賞原作,注重把自己的感悟放進詩歌有感情的朗讀。
(2)、正確認識認識寫作在閱讀中的位置,充分調(diào)動學生在已有的認知與情感的參與,讓學生能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用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來說明對關鍵詞的理解。
例如:針對“錯誤是再一次錯誤的開始,失敗也可能是成功之母”,“可怕的不是錯誤,可怕的是錯誤地對待錯誤”。讓學生來談談自己的經(jīng)歷與感受,并試著寫下來。這樣,閱讀中關于語言表達方式與情感的積累,在寫作中就有了落腳點,使寫作成了閱讀當中的一個拓展延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