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言文注釋譯文及閱讀訓練:孟母三遷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7-13 11:40:44

小學文言文注釋譯文及閱讀訓練:孟母三遷
十六、孟母三遷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繼而遷于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解釋:
舍:住處。
嬉:游戲。
所以:用來。
處:安頓。
復:再,又。
是:這。
焉:在那里。
譯文:從前孟子小的時候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后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分析:后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這也說明了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
句子;是亦非所以居子矣 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文言知識
焉。焉是個文言虛詞,常用在句末作語氣詞,相當于了。但有時又相當于于之,即在這里,在那里。上文遂居焉,即遂居于之,意為就住在這里。又,《曹劌論戰》夫大國,懼有伏焉。懼有伏焉,即俱有伏與之,意為擔心齊國在那里有埋伏
文化常識
我國古代統治者十分講究禮制,家庭有禮,官府有禮,堂上更有禮,所以說中國是禮儀之邦。孟子小時候在學堂里,除了識字外,還要學習揖讓揖退,這些都是朝堂上的規矩,比作,姿勢都有規定,不合禮制輕者斥責,重者處刑。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