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情緒感染如何成為學生發展的動力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6-21 08:29:15
每個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心境總會受到周圍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放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情緒,對學生的感染作用,從來都不能低估。
在情感的感化上,人與人之間越是熟悉和親密,情緒上相互影響就越大,反之越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子女之間有血緣關系,彼此之間的關系無可替代、非常親密,甚至可以說是不可分離的。
所以,許多情況下,父母之間的舉動,看在學生眼里,真的無法“無動于衷”,這種情感上的感染,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
但是,這種悄無聲息、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在許多父母的心目中,并沒有察覺到;他們時常隨性而為,在孩子的面前,毫不掩飾之間的情緒,無形之中不斷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教育”著學生。
而一些學生負面情緒,也會在父母的感染下逐步形成;但是因為沒有意識到這方面,許多家長自己犯錯的同時,還會不斷責怪學生不懂事。
尤其那些不注意自己態度的父母,由于脾氣粗暴,經常會為一些小事情發脾氣;當情緒不能控制時,還會忍不住的罵孩子,從而傷害孩子的感情,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僅削弱父母的教育力量,還起到負面作用。
父母對孩子的感染力量,除了受到彼此之間情感親疏的影響外,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加,這種感染作用逐漸減少。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年紀越小,人生觀、世界觀沒有形成之前,他們是缺乏主見的,習慣于接受父母的建議,對許多問題的看法,也傾向于模仿家長的做法。
在一個人的兒童期,以及青少年時期,他們主見不足,對父母依賴性比較強;這個時候,家長對學生的感染作用非常大;學生的情緒,也會因為父母的情緒而受到較大的影響。
比如說,一個學生在學校犯了錯誤,老師屢教不改,但是父母的批評下,這個學生有可能就會痛改前非。
但是,當學生人生觀形成之后,凡事有了自己的見解,作為父母若是還想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去感染他們,就顯得不太容易了;這個時候,只能選擇用道理說服對方。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注意到自己言行對孩子的感染作用,盡可能對他們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比如與孩子建立正常的感情,不能對孩子過于驕縱,總是被他們的需求牽著走。
有句古話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家長想要孩子聽自己的話,對其產生正確的感染,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從一點一滴中,去教孩子做人、做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