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奧數 > 趣味樂園 > 國學文化 > 正文

國學漫談:《論語》別解七則(五)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5-24 13:27:55

智能內容

  “子罕言利”

  《子罕》:“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本章有兩種斷句,一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把“與”解釋為及、和。但問題是,從《論語》看,孔子談論“命”達八九次之多,至于“仁”,則出現頻率最高,怎么能說“子罕言”呢?對此,楊伯峻認為:“《論語》中講‘仁’雖多,但是一方面多半是和別人問答之詞,另一方面,‘仁’又是孔門的最高道德標準,正因為少談,孔子偶一談到,便有記載。不能以記載的多便推論孔子談得也多。孔子平生所言,自然千萬倍于《論語》所記載的,《論語》出現孔子論‘仁’之處若用來和所有孔子平生之言相比,可能還是少的。”這種辯護,顯得有些牽強。

  第二種斷句為“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將“與”解釋為贊許。不過,這樣一來,問題仍然存在,因為孔子對利,尤其義利關系,于《里仁》《子路》《憲問》《堯曰》等處多有言說。

  因此,以上兩種意見恐都不可取。從兩個“與”字看,這里所表達的應該是孔子對“利”“命”“仁”的態度。但同“與”字不同,“言”字并不具備表達態度的功能,所以很可能是個誤字。

  這到底是一個什么字呢?盡管中華書局標點本《史記·孔子世家》所引此章和今本《論語》并無差異,但我們欣喜地發現,據程樹德《論語集釋》,此章“《史記·孔子世家》引作‘子罕與利與命與仁’”。作為《論語》研究大家,程樹德的說法一定是有根據的,何況他還提到,金代王若虛的《史記辨惑》曾就此提出疑問:“司馬遷并以此言為‘與’字,豈傳寫之訛歟?”也就是說,王若虛看到的《史記》此處也作“與”字。我們知道,今本《論語》是在漢代三論即《古論》《齊論》《魯論》的基礎上形成的,而在三論中,《古論》出現于景帝末年,最為原始。《漢書·儒林傳》說,司馬遷曾從孔安國學古文,司馬遷也說自己“年十歲則誦古文”(《史記·太史公自序》),其中當然包括《古論》,這正是司馬遷引文的來源。

  因此,“子罕與利與命與仁”為此章的原貌。根據文義,我們將此章讀為“子罕與利。與命,與仁。”大意是:孔子很少贊美利。他贊許命,也贊許仁。這種理解,是符合孔子一貫的思想的。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85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嘉义市| 钟山县| 宁蒗| 蓬安县| 焉耆| 宁夏| 临朐县| 鹤峰县| 岗巴县| 七台河市| 临颍县| 浦东新区| 邻水| 开封市| 彭泽县| 巨鹿县| 邓州市| 乌鲁木齐市| 如皋市| 鄂托克前旗| 泰来县| 车险| 卫辉市| 太湖县| 安乡县| 云霄县| 铅山县| 万荣县| 石首市| 故城县| 紫阳县| 鹤峰县| 辉县市| 卢龙县| 依安县| 阳谷县| 固镇县| 博乐市| 阳城县|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