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孩子的學習的誤區和問題
來源:家長幫濰坊站 文章作者:涂涂老爸 2018-05-16 16:37:53
中小學的期末考試馬上就要到了,期末考試雖說不像中高考那么備受關注,但對于中小學生而言,考前這幾天也確實需要個不大不小的“沖刺”。如何有效利用時間,提高復習效率?考試前最后這段時間,學生、家長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孩子在復習中的5個誤區
第一、只做難題,忽視基礎。
有的孩子在復習中大量地做難題。但其實,科學擬定的試卷都是難易結合的,卷面上并沒有那么多難題,而是以基礎知識為主,即使是有難度的問題,分值也會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所以千萬別為了芝麻丟西瓜。
第二、加班加點,挑燈夜戰。
有些孩子很看重成績,會在最后這幾天抓緊每分每秒學習,有的甚至挑燈夜戰。其實,在孩子復習時,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合理安排復習科目和時間,讓大腦得到適當休息,使其保持思維活躍性,這樣才有助于取得較好的復習效果。
第三、臨陣慌,滿眼全是不足。
有些孩子,平時成績雖然還可以,但就是不太注意學習中潛在的不足。臨近考試,才發現還有一些問題理解得不透徹、掌握得不牢固,很多題目都不會做等等。開始慌作一團,連忙給自己布置一大堆新任務,重新學習一大堆知識。這種反應不僅會影響到已有知識的鞏固和復習,還可能會影響到對自己的信心。
其實期末考試只是一個階段性考試,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存在這樣的現象,不妨告訴孩子,與其慌亂備考,不如記住這種平時得過且過的態度,下學期立即改正。
第四、偏愛模擬,過往錯題重視不夠。
有些學生在復習中,喜歡一套接一套做模擬卷,然后自己打分,好像提前就能知道期末的成績一樣。把平時辛辛苦苦總結的錯題放在一旁,認為都是平時考過學過的,不可能再考,所以沒有價值。
其實,錯題本此時不用更待何時?注意查缺補漏,將以前考試試卷中出現的錯題進行訂正、分類并及時改正,做到“題不二錯”,也能在考試中出奇制勝。
第五、面面俱到,一味求全。
語文詩詞,從頭到尾背一遍;英語課文,從頭到尾背一遍……每天弄得很緊張,好像復習得全方位無死角,問題卻可能就出在面面俱到上。無論從全局的角度,還是從單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況且,由于試卷受卷面、考試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識點,必定是有重有輕,有主有次。所以一共要留意老師點播的重點內容,主次分清,復習效果才會好。
家長陪伴中要避免的錯誤
第一、過度關注:“全家的頭等大事就是你的考試”
有的家長在孩子復習時,躡手躡腳地送去飲料,讓孩子只管學習,什么家務勞動都不要干;有的家長想盡一切辦法做很多好吃的讓孩子吃,邊吃邊勸:“吃多了身體好,考得才會好”等等。這就會使孩子感到壓力:如果考不好,對不起家長。
第二、強行擬定目標:“至少要考多少分、多少名”
不少家長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愛把“至少要考多少分”“一定要考多少名”之類的話掛在嘴邊。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孩子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短時間內不可能有“質的飛躍”,不妨告訴孩子:“只要盡到最大努力就行了!”
第三、開導為名,火上澆油:“煩也解決不了問題”
很多孩子靠前的問題都是心理問題。家長要注意采取開放式的交談方式,如當孩子說心煩時,如果你回答:“煩也解決不了問題”,孩子就覺得無言以對了。不如說“我能理解你考前的心煩,你感到最擔憂的是什么?”這時孩子十有八九會進一步講到某些具體的科目或具體的問題。
第四、焦躁轉嫁:“你倒是用用功呀!”“到底有沒有把握啊?”
孩子也知道馬上就要考試了。家長沒有必要反復說“就這么幾天了,你給我努把力啊!”“怎么樣?你到底有沒有把握啊?”其實,這都是家長心理焦躁的表現,只是通過督促、警告等語言,把這種情緒宣泄出去,轉嫁給孩子。不妨別再籠統地問孩子復習得如何,能得多少分,而是要問孩子需要什么具體幫助,有什么困難,你可以為他做什么等。
第五、飲食上下“猛料”:考前補猛料可能適得其反
期末考試之前兩周,也是不大不小的“沖刺”,有些家長按照迎接大考的模式,給孩子改善伙食、補充營養。其實,考前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腸胃并不一定習慣,弄不好,反而導致腹瀉、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現象。吃得過飽,食物在腸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腦內血液供氧減少,會導致大腦遲鈍,思維不敏捷。所以日常的生活規律最好不要改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