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25 14:49:10
美國老師說最好把歷史當做研究。那么怎么學歷史才是做研究呢?就是給你一個問題,你把這個問題給解決掉,你自己去找一些證據,發表你的觀點、證實你的觀點,這就是做研究。比如,華盛頓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抄歷史書是沒用的,他是美國的國父,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等等,而且搞民主政治,那些都不是你研究的成果。你要寫這個,在美國的歷史課是會不及格的。你可以說他是一個英雄,有什么什么證據,可以。你也可以說他就是一個白人奴隸主,也可以,只要你有證據。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只有研究做得好和不好,所以歷史是可以培養做研究的。
歷史是美國的第二寫作課。因為你做完研究后,還要寫一個十頁紙的報告(初三的學生),你自己要到圖書館查資料,要有自己的觀點,結論還要和前提、論據能夠自洽。歷史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是有好與壞。這是歷史訓練你做研究。了解過去有助于我們變成一個更好的人。這個有點兒像我們中國說的以史為鑒。因為歷史是在一個很長的時間線看問題的,從歷史出發,你有可能了解未來。
我在寫《智能時代》時就講,你了解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會造成什么結果,你發現第二次工業革命造成了一模一樣的結果,第三次照樣也是一模一樣的結果,你就能知道第四次智能革命的時候,會發生什么。你不想成為被淘汰的人,應該怎么做就很清楚了,這就是能知道未來,讓自己處于更優勢的位置上。中國人研究歷史和美國人有一個很大的差別,中國人一般會分析一件事的真相,就是進行考古發現,當年光緒皇帝就是給毒死的,這個很重要,這是真相。當年朱允炆(明朝的建文帝)就是沒死,不知道跑道哪兒去了,研究出這個結論就是為了發表論文的。
回想到我剛才一開始說的,學習語文有什么好處,你把語文放到所有的學科里看有什么好處。語文你去年什么水平、今年什么水平?從長遠來看學語文有什么好處?這樣的思路是很重要的。
學歷史你還會了解世界的多樣性,會變得更包容。學了歷史,你才知道這個世界是多樣化的,并不像我們周圍的生活這么簡單。
課程四:科學
什么是科學的素養?今天看到很多說法,就是我們信仰科學,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科學從來不是信仰,科學是懷疑,宗教才是信仰。你說信仰科學,那是宗教,不是科學。科學是要不斷被證偽的,今天看上去正確的結論,明天可能就會過時了。
但是你不能瞎懷疑,有時候我們在海外的時候諷刺一些人逢中必反,凡是中國人說的話他就一定要反,有些美國人是這樣的,這種就是瞎懷疑,科學不是這樣子的。
科學是說這個真理成立是有條件的,研究科學就要看在環境變化的時候,或者說過去對條件不夠了解的時候,得到的結論在更大的范圍內、更廣的范圍內是否還成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