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工作計劃 > 小學語文教學計劃 >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 正文
2017-08-22 11:08:43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國標本 一年級下冊 語文教學計劃
二、教材編排
全冊教材由"識字"和"課文"兩種類型組成,全部注了音。
"識字"安排了2個單元,每單元4課,共8課。
"課文"安排了6個單元,每單元3~5課,共25課。
每單元后面安排1個綜合練習,共8個。
1、關(guān)于識字
全冊共安排生字442個,其中要求寫的為266個,另外的176個生字只要求認識,不作書寫要求。所謂"認識",是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能初步結(jié)合詞語理解字義,只是不要求書寫而已。其要求與以往的"二類字"有所不同。
"識寫分流"是本冊安排生字的一個特點。小學低年級的識字量,過少,會拖閱讀,寫作的后腿;太多,則會增加學生的負擔。采用"識寫分流"(即多識少寫)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多識一些字,從而緩解了識字與讀寫之間的矛盾。
全冊生字分兩個途徑安排:一是隨課文分散識字,每課安排生字7~18個,其中要求寫的6~9個;二是集中在"識字"中安排,每課安排生字10~17個,其中要求寫的為7~9個。
"識寫分流"是本冊安排生字的一個特點。小學低年級的識字量,過少,會拖閱讀、寫作的后腿;太多,則會增加學生的負擔。采用"識寫分流"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多識字,從而緩解了識字與讀寫之間的矛盾。
"識字"課采用以下三種形式:
⑴ 詞串識字。借鑒傳統(tǒng)識字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和古典詩詞的藝術(shù)手法編寫而成,具有整體性、形象性和可讀性等特點。分別看,是排列整齊的幾組詞語;連起來讀,又押韻上口,便于記誦。這樣安排意在使識字與人文教育相結(jié)合,充分發(fā)揮語文教育的豐富內(nèi)涵。"識字"1、2、3、6四課屬于此種形式。
⑵ 看圖會意識字。主要安排了象形字和會意字。通過形象化的圖畫來揭示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后面附有包含這組生字的韻語,以提供語言環(huán)文章。從內(nèi)容看,大多是和兒童的學習,生活貼得很緊的,充滿童心童趣的課文。同時,也有反映革命領(lǐng)袖品質(zhì)的課文,如《他得的紅圈圈最多》、《陳毅探母趴蘊含自然常識的課文,如制、松鼠找花生果趴體現(xiàn)時代氣息的課文,如《好學的爸爸》等。從體裁看,不但有記敘文,還有詩歌,寓言、童話,民間故事,有助于擴大小學生的閱讀視野。
⑶ 轉(zhuǎn)轉(zhuǎn)盤識字,先通過轉(zhuǎn)轉(zhuǎn)盤顯示一組同聲的形聲字。再將這些字編入一段韻語,作為識字的語言環(huán)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中考網(wǎng)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