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能力?你還要讓不負責任的雞湯騙孩子多久?(2)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開心花甲 2016-06-21 16:10:15
也就是說,畢業后的前三年時間,你工資的漲幅不會太大,而三年之后則會成倍增長。
所以,給你的建議是,找到首份工作后,前三年不要嫌棄它工資低,平臺低,格局小,就隨意變換工作。這不利于自己的成長。
三年之后,如果老板沒看到你的價值,不給你加工資,或者你覺得現有的工作崗位或者公司平臺已經不能成長自己了,那么就可以考慮更好的工作平臺了。
這個時候,你到哪里去都是人才,而你初中畢業的同學依然是熟練工人。
三、畢業后要經營好大學同學關系
因為大學同學是你一輩子的資源,沒上過大學的人就沒有這部分資源。
有人會覺的大學同學不重要,畢業之后跟自己差不多,也是苦逼的很,買房子要借錢,也沒法向他借,什么忙也幫不上;加上各自在為自己的前程奔波,也無暇顧及同學之情。于是慢慢地關系就淡了。
但我要說的是,大學同學作為關系資源,并不是大學畢業之后的若干年就可以提現出來的,而是要等十年到十五年之后,它才會成為你和你家庭成長的重要關系資源。
這個時間之后,你的大學同學,包括你自己,都已經是各自單位的中層領導,占據一些重要的崗位——當然,大學的層次越高,這些崗位就越重要,其掌握的資源就越豐厚、越稀缺。
回到讀書這個問題上來。
如果你沒有上過大學,大學同學這個“天然”的資源就不會有,也就是缺了后面事業、家庭和人生發展的很重要的一塊資源。你說要不要上大學呢?
還有一個問題,對現在正在填報志愿的高中畢業生很重要的,就是到哪上大學的問題。上大學,當然是越是名牌的大學越好。
說了這么多,就是要告訴那些認同“讀書無用論”的人,放眼長遠點,不要只盯著眼前那芝麻小利。你有大學同學嗎?趕快建個大學同學微信群吧。
四、一定要有“學歷就是能力”的概念
網絡上的專家都在談“學歷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成功”。我要反其道而行之,告訴大家:
“學歷就是能力”“有了學歷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要想獲得成功,一定要樹立“學歷就是能力”“應試就是最大素質”的概念。
一個人在社會上混,除耕種承包地外,無非干兩種職業,一種是自己當老板,做自由職業者或創業經商,另一種是給“老板”打工,在人家的手下干活,吃人家的飯、聽人家的指揮。
這兩種職業無所謂優劣,你都可以把它們當做事業并獲得成功。
前一種職業,除了個人意志和能力之外,還需要有廣泛、優質的人脈關系,人脈關系越廣、質量越高,你成功的幾率就越高。
在這里,個人的成功與社會關系資源的多少、質量高低成正比。當年比爾·蓋茨之所以敢從哈佛大學輟學去創業并獲得成功,除其稟賦之外,還有他父母的人脈關系,他母親是IBM的董事,是她給兒子促成了第一單生意。
后一種職業,除了個人的意志和能力之外,還需要的是你的老板給你搭建的平臺,平臺越大,你施展的舞臺就越大,你成功的幾率就越高。
在這里,個人的成功與單位的平臺大小成正比。“打工皇帝”唐駿,是中國著名的職業經理人,他的成功除了跟蓋茨有一樣的個人素質之外,與微軟公司給他提供的平臺有關。
那么,關系資源是怎么來的?
有人說人脈資源是自己開發和營造的,這自然是不錯的。當然,還有像蓋茨那樣父母就已經給他把關系網絡建構好了。不過,在中國是還不完全拼爹的時代,許多交往關系和社會圈子確實還得自己去搭建。
但是,有一條道理必須記住,當你在選擇人家作為建立關系的對象時,人家也在選你,那么憑什么你會被人家選中,或者說人家會接受你的選擇?
關系網絡的建構不是任意的,而是分層的。也就是說不同資源稟賦的人被分配在不同的層次,只有相同層次的人才更容易建立起交往圈子和社會關系。
圈子不一樣,關系網絡的質量(資源與權力)就不一樣,圈子的檔次越高,你可資利用的權力和資源就越大越多。
但不是你想進哪個圈子就可以進哪個圈子的。作為一個年輕人,還是一無所有的時候,如何能夠進入一個擁有優質資源的圈子?
你沒有任何東西給人家交換的,人家當然不會跟你進行交往,把他的資源給你用。你說你有能力,但是人家沒法相信你,你只能用時間來證明,但是人家說最后證明你沒能力呢。
所以,在資源不對等、不能進行交換的時候,人家是不會跟你建立關系的。
但是,如果你有學歷就不一樣。
“學歷”是對未來你將擁有資源的國家證明。
你畢業的學校越好,你的學歷越高,證明你在未來將擁有更多的資源。
老板的平臺為什么會成為你的平臺?
同樣是一無所有的年輕人,老板為什么把平臺給你,而不給其他人。就因為你個人能力突出?不是。他在給你平臺之前看不出你有能力,如果他要細致地考察你是否有能力,他的信息搜尋成本太高,他不會那么做。
而唯一能讓他很快相信你有能力,而又不耗費他過多成本的就是你的學歷文憑。
高學歷給高平臺,低學歷給地平臺;好學校學歷給高平臺,差學校學歷給低平臺,這是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老板最優的做法。
所以,對以下普遍現象你不要詫異:
在一企業工作上十年的初中畢業生,月工資一萬多,但他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企業老總;
而某本科或碩士畢業生剛去企業只給他開了4000元的月工資,但頭一天報道老總就陪他一起吃飯,他辦公地點就在老板辦公室對面。
你說,這兩個同樣有能力的人,誰的發展前景更大?
當然后者的情景更大,他擁有更高的平臺,天天接觸企業高層,更容易引起高層關注,機會自然更多。而前者沒有這些機會,縱然他有百般能力和抱負,一輩子也只能做個普通的技術工人或基層管理者。
至此,你說“學歷是不是能力”?至少是實現你能力發展的基礎。
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是,你要獲得“學歷”,你就得層層應試,被層層選拔。你突破的層次越高,獲得的學歷就越高。
所以,應試的能力很重要。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應試能力就是最大的素質。你只有通過了應試這一關,才能在新的層次、新的平臺上提高自己的素質。沒有通過應試,也就無所謂素質。
在這樣的時代,“拼爹”是普遍的真理,個人的出生決定了他的未來,出生上層的人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實現“精英的自我循環”。
而處在底層的個人和家庭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改變其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因而會普遍感受“無力”與“無用”,產生對該社會的“失望”和“認命”情緒。
可是,在這樣的時候,如果你依然相信讀書是有用的,那么至少你有機會去突破你目前的生活,而不是只能在無力感中不斷沉淪;而若是只愿意在讀書無用論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就會永遠也走不出這個貧窮和痛苦的魔咒。
要知道,止步不前只可能讓差距越拉越大,而向前努力還有一線希望!
所以,唯一的出路是,丟掉“讀書無用論”,趁著還有機會賺錢,將賺來的錢讓子女讀更多的書。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