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新語文:打了敗仗也能稱霸?
來源:奧數網 2016-03-30 18:04:52

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新的中高考改革方案,也在告訴我們,一定要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東學堂語文的教學理念“新語文”,正是要幫助大家在生活中發現語文,對習以為常的現象多關注一些、多想一些,產生全新境界的理解和認識。為此,我們也特別開辟了“學點兒新語文”欄目,每期邀請不同的老師來發現生活中的知識點,引導我們懂得學以致用,幫助更多的學員和家長朋友們,回到生活中,“學點兒新語文”。
【打了敗仗也能稱霸?】
彼得·杰克遜執導的中土系列完結篇《霍比特人:五軍之戰》23日全面登陸內地,影片中提到的五軍包括矮人、精靈、人類、半獸人、座狼邪惡聯盟在一起組團大PK,都希望能成為這篇領土上的勝利者?赐觌娪暗男』锇閭兌贾溃@些家伙要想讓自己在這亂世中占有一席之地,那肯定得拿自己手中的武器來說話,沒有武力誰也不可能信服你。然而,在2500年前中國春秋時代,有那么一位君主,他不是靠武力,更不是靠計謀而是靠著自己會作死而稱霸的。他就是歷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這里采用司馬遷《史記》的說法)。
話說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帶著自己九合諸侯的偉大事業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沒了霸主的世界,就像沒了老虎的森林,猴子也能來稱王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猴子”就是宋襄公了?吹饺思引R桓公是通過九合諸侯(簡而言之就是開會)而稱霸,于是就效仿人家。他也向個諸侯王發去通知,叫大家一起來開會,選盟主。你要是有實力,人家也會聽你的。關鍵是宋國他只是個小國,根本沒有號召力,結果就是來開會的沒幾個且都是小國家,人家大國根本就不搭理你。齊國、楚國等幾個大國自己結盟了,根本不把襄公放在眼里。與會的幾個小國來得也不齊全,甚至還有人遲到。作死的宋襄公還扣押了一個遲到君主,叫做滕宣公。這樣把好不容易聚起來的盟友給得罪了,還想學人家稱霸?這就是作死的節奏呀。
看到這樣的局面,按照道理宋襄公應該有自知之明的,弱國無外交,想學人家齊桓公稱霸更是不靠譜。結果他還是沒有吸取教訓,接著召集第二次會議。這一次他請了南方的楚國這個大國,他認為有大國來參加,那么那些小國應該也都會來。開會前,大家約定好不能帶軍隊,把戰車留在老家,開著公務車來就行了。出發前,他的哥哥目夷說楚人不講信譽,你還是帶著軍隊防身吧。襄公沒有采納,還把哥哥給訓斥了一番:我作為會議發起人約定好不能帶軍隊,怎么能失信于人呢。于是開車公務車就去了,在會議上他一直以盟主的身份自居,對人吆五喝六的。結果真如他哥哥所說,人家楚國偷偷帶了軍隊,在會議上把宋襄公給扣押了。真是應了中國的那句古話,因果循環。之前你宋襄公扣押了滕宣公,現在自己也被人扣押了。
在楚國吃了大概一年的牢獄飯后,楚國人把他放回老家。一回到祖國的襄公,心理越想越來氣。我本來是請你楚國來開會的,是要推舉我當盟主的,不守信譽的你竟然把我給扣押起來。怎么想都想不通,于是決定向楚國發起挑戰。首先去攻打楚國的小弟——鄭國,這就叫打狗給主人看。結果人楚國采用圍魏救趙的方式,直接進攻宋國。被逼無奈的襄公只好撤軍,結果在泓水這個地方遇到了楚國軍隊。正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襄公就想趁著這個機會好好教訓教訓楚國。于是直接向楚國發出了挑戰書,約好決戰時間。
當時楚國軍隊正好在渡河,準備過泓水與宋軍決戰。趁這個時候,襄公的哥哥勸他說現在趁著楚軍渡河,我們趕緊出擊打他個措手不及,這樣我們的勝算會很大。不然等他們過河了,憑借著強大的軍力,我們肯定打不過呀。襄公不聽,說我們是仁義之師,要嚴格按照“陣而后戰”的規矩來打。人家楚軍還沒有排好陣勢就去攻打他,那是不合規矩的。在襄公的這個死板的原則下,楚軍順利渡江。到了岸邊,楚軍在安排進攻陣勢,手下又向襄公建議趁對方立腳未穩,我們突然襲擊肯定能贏,結果又被襄公以“陣而后戰”的理由拒絕了。等楚軍排好進攻陣勢,勝利的天平已經向他們傾斜了。但要是士氣夠高,戰法得當還是有可能取勝的。然而,進攻之前襄公向他的軍隊下達了一道命令:我們是講仁德的軍隊,在作戰時不能攻擊受傷的人,不能攻擊頭發發白的人,不能攻擊獨生子。這真是一個千古奇聞式的作戰命令。在這個命令下,宋國的軍人在作戰時首先的問問對方是不是獨生子,如果是就不打轉身再找其他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不是獨生子的敵軍,還得看看人家是不是上了年紀,如果是也不能打。好了,經過兩次艱難的尋找之后終于找到一個合適的作戰對象了,拼死拼活地把對方砍傷了,結果又不能打了?上攵,有了這些束縛的宋軍還能作戰嗎。簡直就是交朋友去的,還打什么仗呀。但是人家楚軍可不管你這些,或許你在問人家是不是獨生子時人家就給你一刀,你在問人家年齡的時候人家就給你一棍,你在問人家受沒受傷時人家又給你一槍,這要是能把楚軍打敗可就是天下奇聞了。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自己也被對方射傷大腿。回到自己國家養傷的他,一方面氣楚軍不講規矩,一方面醫療條件也差,沒多久就死了。
看到這里,相信小伙伴們對宋襄公的所謂仁義也就付之一笑了。然而,那個時候的孟子可不這樣認為。在孟子看來,宋襄公的行為就是那個禮崩樂壞時代的僅有榜樣,是仁義的代表。在“仁者無敵”思想的主導下,宋襄公被孟子當成是一偉大霸主。后來,司馬遷的《史記》也這樣評價宋襄公“襄公之時,修行仁義,欲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湯、高宗,殷所以興,作商頌。襄公既敗於泓,而君子或以為多,傷中國闕禮義,褒之也,宋襄之有禮讓也。”所以,把宋襄公跟齊桓公、晉文公等霸主相提并論,并列為春秋五霸。
所以,宋襄公被列入春秋五霸,不是因為大的實力有多么強大,而是因為他講“仁義”。然而,那個時代處于大分裂時期,各種禮崩樂壞局面層出不窮,而宋襄公卻任然抱著這些“禮”來行事,我們只能感嘆一句:作死!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