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解題方法:8種形象思維法(3)
來源:智康1對1學科部 文章作者:石亮 2014-12-05 16:55:04
5、觀察法
通過大量具體事例,歸納發現事物的一般規律的方法叫做觀察法。巴浦洛夫說:“應當先學會觀察,不學會觀察永遠當不了科學家。”
小學數學“觀察”的內容一般有:①數字的變化規律及位置特點;②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關系;③題目的結構特點;④圖形的特點及大小、位置關系。
如:觀察一組算式:25×4=4×25,62×11=11×62,100×6=6×100……歸納出乘法交換率:在乘法算式里,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觀察”的要求:
第一,觀察要細致、準確。
例4:找出下列各題錯在哪里,并改正。
(1)25×16=25×(4×4)=(25×4)×(25×4);
(2)18×36+18×64=(18+18)×(36+64)
例5:直接寫出下列各題的得數:
(1)3.6+6.4=
(2)3.6+6.04=
(3)125×57×0.04(4)(351-37-13)÷5=
第二,科學觀察。
科學觀察滲透了更多的理性因素,它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察看研究對象。比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要做到“有序”觀察:
(1)面--形狀、個數、面與面之間的關系;
(2)棱--棱的形成、條數、棱與棱之間的關系(相對的棱相等;相對的棱有四條;長方體的棱可以分為三組);
(3)頂點--頂點的形成、個數,認識頂點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引出長方體長、寬、高的概念。
第三,觀察必定與思考結合。
這是一年級下學期的一道思考題,如果只觀察不思考,這道題目讓干什么就不知道。
6、典型法
針對題目去聯想已經解過的典型問題的解題規律,從而找出解題思路的方法叫做典型法。典型是相對于普遍而言的。解決數學問題,有些需要用一般方法,有些則需要用特殊(典型)方法。比如,歸一、倍比和歸總算法、行程、工程、消同求異、平均數等。
運用典型法必須注意:
(1)要掌握典型材料的關鍵及規律。
例6:已知爸爸比兒子大30歲,爸爸今年的年齡正好是兒子的7倍。爸爸、兒子今年分別是多少歲?關鍵點在:爸爸比兒子大30歲,爸爸的年齡比兒子多幾倍。典型題都有典型解法,要想真正學好數學,即要理解和掌握一般思路和解法,還要學會典型解法。
(2)熟悉典型材料,并能敏捷地聯想到所適用的典型,從而確定所需要的解題方法。
例7:見到“某城市有一條公共汽車線路,長16500米,平均每隔500米設一個車站。這條線路需要設多少個車站?”這樣題目,就應該聯想到上面所講到的“鋸木頭用多少分鐘”的典型問題。
(3)典型和技巧相聯系。
例8:甲乙兩個工程隊共有82人,如果從乙隊調8人到甲隊,兩隊人數正好相等。甲乙兩隊原來各有多少人?這題目的技巧:調前、調后兩隊總人數沒變。先算調后各隊人數,再算原來各隊人數。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