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 五年級英語教學論文 > 正文
2014-01-11 11:08:14 下載試卷 標簽:英語教學論文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
培養良好的“聽”的習慣 創設多樣的“說”的情境
“使兒童獲得一些英語的感性知識,以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能力,使學生敢于大膽開口說英語。”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目標之一,特別是從國家試行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和從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以來,對改革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英語教學觀念不斷更新和創新的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是課堂教學的主題。《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中提到:英語教學應盡可能地讓學生多接觸英語,要通過視聽、聽和讀等方式,多給學生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一直在探索和學習著新的、適應現代課堂教學要求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培養良好的“聽”的習慣
心理學測試表明,人們通過視聽覺所獲取的知識占全部知識的80%以上。聽的能力在英語四項能力中也是排在首位,因此從“聽”開始不僅符合教學規律,也符合語言學習規律。對于缺少英語語言環境的大多數中國小學生來說,聽,是他們獲取英語知識和純正優美的語音語調的唯一途徑。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聽力,才能聽清、聽懂別人說的英語,才能使學生有信心去說,與別人用英語進行交際,才能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在整個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每節課都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充足的“聽”的語言量中學習英語。
1、入門時講清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良好的聽的習慣。
小學生在剛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對英語非常好奇,想著早一點開口說英語,這樣的熱情對學習非常好。但是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往往沒有耐心去“聽”,作為教師一定要保持清醒,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聽”的習慣的養成,要從第一節課起就要講清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良好的聽的習慣,有意識地學生培養“聽”的能力。如:第一節課時,教師說一些教學中需要用的課堂用語,通過語言和形體動作使學生明白用語的意思,然后要求學生用動作表示,表揚那些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例如:Stand up! Sit down! Take out your books. 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等。通過這樣的聽、做練習,不僅使學生體會到能聽懂英語的自豪感,而且還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學會聽的目的。
2、平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
培養良好的“聽”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在平時的學習中嚴格要求。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有Listen. Point.和Listen. Do.的過程。只有在反復的Listen. Point.和Listen. Do.的過程中,學生聽的習慣和聽的能力才能逐漸地養成。同時,教師還應該明確要求學生在家里要經常地聽錄音,看教學光碟,要注意模仿其中的語音語調。老師還可以把聽課本錄音和聽電視、廣播中的英語節目作為家庭作業,讓學生自覺地或者在家長的督促下長時間地堅持下來。通過校內、校外相結合,共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從而為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造形式多樣的“說”的情境
《學習的革命》一書中寫到:一個人一生中只有30%的知識是在學校獲得的;在30%的知識中又只有5%是從老師那里獲得的,其余25%是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往來獲得的。英語作為人類交際工具之一,本身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說的能力。因此,就要求老師創設多種多樣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
1、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形式多樣的“說”的情境
點擊下一頁查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