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被顛覆,贊同讓孩子個性
來源:無錫奧數網整理 2012-10-25 15:03:29
無錫奧數網10月25日訊:《解析:開學一月摧垮堅持6年教育觀》讓家長對于教育理念形成新的討論,95%的家長選擇了孩子的個性成長。
統一培養模式,個性無路可走?
近日,有家長在網上貼出自述稱,他花六年時間力圖把女兒培養成“她自己”,告訴她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成長是“三分教七分等”、“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礎是互相尊重”等道理,結果孩子進入小學一個月,家長與孩子的觀念就被完全顛覆。
孩子,是讓其自由發展天性,還是應該有個成長標準?網上的討論顯示,越來越多的家長接受“尊重孩子個性發展”的理念,一部分人也開始擔心統一的發展指南會導致統一的培養模式,“標準作業本”背后是更為恐怖的“標準答案”。
更有家長反應激烈地稱,教育部用成人的標準劃出框去框孩子,而不是去對教育者進行必要的培訓與教育,本末倒置地給了一個階梯標準,卻沒有說如何能達到這樣的標準,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兒童成長的問題。
“就算我們家長愿意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可如何確保所有的老師有足夠的耐心,容忍我的孩子發展得比別人慢或者與別人不一樣,而且不會因此批評孩子?”
觀點
堅持個性張揚,還是按部就班?
“養育孩子不能一刀切,指標化。”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李常建說,關于教育方式的問題,已經呼吁這么多年了,但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的還是整齊劃一無差別的教育,讓他非常擔憂。
一次課堂提問,面對“將來想做什么”的問題時,自己孩子的回答“想當一只小野貓”引起全班哄笑。“老師并沒有追問,以為我孩子在搗亂課堂紀律。可孩子回家偷偷告訴我,當一只野貓可以看出究竟誰對他好誰對他壞。”李常建說,如果當時老師能引導式地再問幾句,孩子的自尊心也不會受挫。“這樣教育下,孩子才能養成自主思考能力,也不至于像有的孩子那樣一畢業,踏入社會茫然不知所措。”
“孩子一出生就已經接受教育,入學前以家庭教育為主,入學后,以老師、同伴教育為主。不過,三歲看老,孩子出生之后就進行如此多的教育,從教育心理學來講,這些教育方式已經在孩子心中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劉軍的孩子今年8歲,已進入小學。
“孩子自理能力往往比較差,從小在紀律和自我約束方面給予相對嚴格的要求,會更有利于孩子長大以后的自律和自覺。不過,不能與自由思考能力混為一談。”他認為,現行的教育確實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國內的中小學教育方式。“我國的教育資源對需接受教育的人口來講,相對緊缺,無法像西方一樣,全面地實行有針對性的素質教育,但教育效果也是得到了相當的認可。”
編輯推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