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備考: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2)
來源:大連奧數網整理 2012-03-31 12:52:21
6、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通過文章的字、詞、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或從考題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然后領會寫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窮人》主要描寫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難依然收養了自己已故鄰居的兩個孤兒這件事,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呢,從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寧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幫主的高尚品質。
(2)分析課文的重點段。從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所產生的美好的幻覺以及幻覺瞬間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現實,再聯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慘死接頭”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他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從文題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題目就直接點明了中心。如《偉大的友誼》,文章歌頌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的革命友誼。
(4)、從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復出現的一句話:“說話要算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7、景物描寫的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
8、“根據語境解釋詞語”題型
有兩種答題方式,一種是通過對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寫出該詞語的意思;另一種更為完整,即在解釋完該詞語后,再加上----在文中指的是……
9、“賞析優美語句”題型(主要有兩種題型)
A、“××”詞好在哪里?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B、“××”詞能不能刪掉?
★答題方式:①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準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余地,具有科學性。
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么,選材有什么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1.比喻:生動形象 2.擬人:形象生動 3.夸張:突出特征 4.排比:加強語氣 5.反問:態度鮮明,增強語氣 ));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結構(在全文中的作用)。
10、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屬于插敘的一種)
11、寫作人稱的好處----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三、示范舉例:
1. 是什么?
我們在回答“是什么”這種類型的問題時,應該問什么就答什么。要注意保持問題和答案的一致性,一般來說,“是”前面的語句都該保留。(例:《養花》的最后一句)
2. 為什么?
我們在回答“為什么”類型的問題時,一般要講清原因,再講結果。講清原因時,要寫出人物是怎樣做的,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也就是要往中心上靠。回答問題時,要加入“因為……所以……”“由于……因此……”等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詞語。(例:《偉大的友誼》一文中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我們可以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聯系課文內容回答:“因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長期的共同奮斗中,在創造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種友誼是建立在共同革命目標的基礎上的,所以說他們的友誼是偉大的友誼。”)
3. 怎么樣?
我們在回答“怎么樣”這類問題時,一般要著重講清過程或狀況。(例:《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五壯士是怎樣痛殲敵人的?”我們可以聯系課文中描寫五壯士如何引敵上山,而后又如何居高臨下地打擊敵人的過程進行回答,回答時還要把五壯士的神態、語言以及殺傷敵人的情況講具體。)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