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心態失衡 “虎媽狼爸”迷失教育真諦
來源:青島奧數網整理 2011-12-12 10:41:08
今年以來,各種教育名詞層出不窮,教育怪象光怪陸離。“虎媽(微博)”唱罷,“狼爸(微博)”登場;“綠領巾”剛摘下,“紅校服”又穿上;幾個9齡童相約自殺,兩個六年級女孩教室服毒。令人震驚的同時,這些現象也發人深思:孩子、家長、學校、社會,不是某一環節出了問題,而是教育心態集體失衡。
一、“虎媽狼爸”迷失教育真諦
從《哈佛女孩劉亦婷》到《虎媽戰歌》再到《所以,北大兄妹》,從勝過老師的好媽媽,到今天的“虎媽”、“狼爸”、“羊爸”,各種教育樣本輪番轟炸,他們之所以引起關注,有市場,受膜拜,皆因貼著“成功”的標簽。
“虎媽”蔡美兒為兩個女兒制定十大戒律,自稱“采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而兩個女兒保持著門門功課皆A的全優紀錄。
“狼爸”的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微博)錄取。蕭百佑的教育口號是“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
令人驚訝的是,在記者采訪過的家長中,認為這些父母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好,有道理”的竟占了多數。
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現在的孩子都會唱改編過的一首歌:“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還是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背唐詩、練習珠心算,上學后的周末奔走于各種輔導班興趣班,能不累嗎?
這樣的累,與一個命題難脫干系——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曾是商業培訓機構的廣告語,讓家長陷入無限的矛盾和糾結中。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不認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這句話是誰喊得最要緊?是辦學的人,因為背后都有利益支持的,都和利益相關。”他認為,要看到小學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關鍵的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識,而是他的興趣習慣和學習方法,要呼喚教育理性,而家長理性非常重要。
據了解,目前從學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幾乎都是為分數準備的,每參加一項運動、學一門樂器也都是為了升學的需要,孩子自然很難享受到運動的快感、音樂的優美。家長應該摒棄注重小孩學前教育的觀點,不必讓孩子“起跑”得太早。
三、提倡慢成長,因材施教
在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家長本身就承擔許多壓力,如果將焦慮傳遞給孩子,只會惡性循環使雙方更加疲憊。“虎媽”們的成功,是建立在許多不成功個案的基礎上的。人們看到的,是成功的案例,但看不到按照同樣方式培養的并不成功的孩子,至少是世俗的眼光中不成功的孩子。因此,所謂“虎媽”之類的教子方法,并不具備指導和推廣意義。教育是最個體化的內容,只有根據孩子特點實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適的教育。
業內人士告誡家長,應當持有平常心,改變攀比、從眾心態。這是家長必須從自己做起的,別人無法替代,要戰勝這種“心魔”,家長要有底氣,有定力。對孩子有一個平常心,等待他慢慢成長;視孩子為一個普通人,不期望他一定要出人頭地。
編輯推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