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文(2)
來源:無錫奧數(shù)網(wǎng)整理 2011-11-28 16:22:31
二、堅持習作評價靈動化,讓學生樂寫
《新課標》要求我們的教學評價不僅要有甄別與篩選的功能,而應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發(fā)展性評價。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則要我們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體驗與感受。因此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當前習作評價應做到以下四點。
1、尊重學生的獨立感受:評閱學生的習作時,我們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經(jīng)驗來看待評價孩子的表述。記得班上有個學生寫了“樹葉原來是綠的”這樣一句話,這不是一句大廢話嗎?但在批改時我并沒要求該學生刪去。因為這個孩子或許以前并不知道樹葉是綠的,現(xiàn)在她發(fā)現(xiàn)了,這難道錯了嗎?只有細心的呵護孩子獨立的體驗和感受,孩子當然愿意對老師“寫自己心里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分層而評,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翻開學生作文本便可發(fā)現(xiàn),得“優(yōu)”的老是那幾個學生,得“中”甚至“差”的總是跳不出“中”與“差”的圈。一個習作總是得“中”或“差”的學生,他們的習作自信心總是被一個又一個的“中”與“差”擊得粉碎,從而遠離成功的彼岸。因此在教學中我采取了分層批改的措施,增強各層次學生的習作自信心,讓他們每人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①面對全體學生分層而定,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定等第的標準不同。并且每個層次每次各評選一名“作文小博士”。當孩子們把“作文小博士”這個標志牌掛在胸前的時候,那種對作文的喜愛與自信就不言而喻了,同時也激發(fā)了一大批孩子寫作的熱情。②對一個學生的要求要循序漸進的,如我對一個習作后進生最初得“優(yōu)”的標準是:錯別字不超過十個;接下去得優(yōu)的標準是:不通順的句子不超過五句;要分段,要有中心……這樣逐步提高,一步步將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3、打破百分制,調(diào)動習作的積極性
我們對學生習作的評定有時要求過高,總以內(nèi)容不具體,條理不清楚,構思不新穎等理由,不打高分。而對于一些習作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來說,就更不愿意寫作文了,他們長期處于低分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習作的積極性。前段時間看了徐鵠老師的幾堂作文教學視頻,真是受益匪淺啊。他在評價孩子們的作文時盡量地找優(yōu)點,而且對于寫得好的文章竟然給了120多分。孩子們個個臉上洋溢出的那種成就感就不言而喻了,這樣的評價還用擔心孩子寫作的熱情嗎?我在教學中也嘗試了這樣的評價方法。在平時的習作批改上,每次學生的習作能做到字跡端正,表達準確,選材真實,富有童趣,抓住重點等得滿分的總有好幾個,當然如能中心突出、構思新穎就再加分,超越了百分。有時,我還有意不打分,用孩子們喜歡的一些圖案張貼在作文后面進行評價,對于習作有進步的給他貼上一張笑臉獎勵,寫得比較好的給他貼上一張卡通像,我還經(jīng)常動員大家畫一些自己最喜歡的小圖案簽上自己的名字等著老師給他們貼呢,孩子們每次習作都非常認真地對待,而且還渴望我多布點作文寫寫,都希望自己畫的圖片能盡快讓老師親自貼在作文本上。經(jīng)過一學期的實踐,同學們認為寫作是一件快樂事,而不是負擔,大大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4、多樣化評,促進學生再發(fā)展
從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過程來看,批閱作為一篇作文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而使這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功能僅是“評定包改”,學生在這一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幾乎沒有收獲。
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習作能力”。
每次作文后,我要求學生先自改。在每次修改好的文章后面,我都要求他們寫下“我的習作成功之處____,我還待改進之處_____。”在修改過程中我巡視指導,并會相機提出一些問題,如為什么要這樣改?這一句加進去你覺得有上什么好處?結尾這樣改有河用意?等等。學生想到的讓他說,沒想到的我相機點撥,讓學生知道“改”得“所以然”,讓學生學會修改、學會評價,能用自己的見解和獨特的眼光去觀察、分析周圍的人和事。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修改不如學生自己修改。學生個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為進一步發(fā)揮合作的優(yōu)勢,我還常采用四人小組用討論的形式進行互評。學生們動腦、動嘴、動手,人人參與,各抒己見。要求在評改時寫下修改意見,在虛心地汲取被評改作文的優(yōu)點的同時,又認真負責地指出不足之處,大到全篇布局、小到一個詞、一個符號。我在巡視的過程中,逐一給予指點,然后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再進行評價。評價中肯定四人小組的成功之處,同時也指出他們在修改中的疏忽和遺漏之處。長此以往,學生習作興趣越來越濃厚,習作的自信心越來越強,習作水平和鑒賞能力也有了質(zhì)的飛躍。
家長評價也是我常用的一種評價方法。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曾經(jīng)說過:“三分文章七分讀。”,我常常要求學生把自己較滿意的習作讀給家長聽,我想:這樣的做法一是提高孩子的朗讀能力和自信心,二是在讀的過程中也是孩子自我修改習作的過程。讀后要讓家長評價,提出改進意見。而家長對評價自己的孩子的習作很有興趣,一方面可以準確掌握孩子習作的情況,讓孩子穩(wěn)步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揚長避短,注重和孩子進行心的交流、情感的傳遞。家長通過評價把自己的寄托、自己的想法滲透給孩子,這種評價、這種鼓勵、這種親情是老師所無法替代的。我們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文本保存下來,那將是一筆很好的精神財富,并能前后對比感受自己習作的進步。
讓家長參與評價,拓寬了習作評價的渠道,使評價的角度和標準也更多更新穎,孩子們自己習作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更多的賞識,這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激勵,也是一種動力。
無錫奧數(shù)網(wǎng)與各位家長一起全程跟蹤2012無錫小升初,更多了解無錫小升初信息渠道:無錫小升家長交流群(QQ群號:80607480,121205462,161038876),無錫奧數(shù)網(wǎng),無錫E度論壇。

編輯推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