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以上中小學生曾被老師罰抄 八成孩子反感
來源:新浪教育 文章作者:. 2011-11-03 09:23:10
一個單詞讀不出來,孩子就被罰抄400遍,家長無奈“連坐”受處。近日,遭遇這一事件的陳先生有些疑惑:如此“教育”學生,會不會適得其反?
陳先生的兒子上五年級,是班干部,前些天上英語課時,老師檢查大家對新課的預習情況,要求把沒學過的一個單詞讀出來,全班同學都不會讀,老師就讓兒子來讀,兒子也沒讀出來,結果就被罰抄該單詞400遍。由于當天作業較多,妻子擔心激起孩子的厭學情緒,便模仿兒子的筆跡代抄。
您的孩子是否有過被罰抄作業的經歷?連日來,記者圍繞這一問題隨機采訪了近200位中小學生的家長,調查顯示:超四成的家長坦言“有”,而被罰的原因也是包羅萬象:上課不用心聽講、課間瘋逗打鬧、違反校紀校規、考試成績不理想、未按時完成作業、字寫得不好、忘性大、不團結、不誠實等等。
記者同時隨機采訪了近100位中小學生,從學生反映的情況來看,被罰作業的現象要高于家長調查的比例。“如果不需要家長簽字,一般是不會主動跟他們說的。”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表示,為了避免 “雙重懲罰”,他們會盡量在學校完成被罰任務,免得被家長察覺,引起二次受罰。
罰抄課文最常見
“連坐”后果很嚴重
上周,在廣埠屯小學讀二年級的小魚(化名)經歷了上學以來最灰暗的一天。
小魚的父親徐先生說,語文課上,老師抽查背誦一篇剛學的課文,大概100多字,兒子沒背出來,結果老師要兒子把原文抄10遍“長長記性”。回家后,兒子獨立完成了罰抄任務。隨后他讓兒子把課文背出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兒子說“光顧抄了,沒往腦子里過”。最后,還是在他的督促下,兒子才背下全文。
“做錯了罰抄沒話說,可因為其他同學的錯而‘連坐’受罰就欠妥了。”手機尾號為6391的一位媽媽來電稱,前不久兒子因為同一學習小組的一位同學未能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累及整個小組的同學一起被罰抄一篇課文3遍。
這位媽媽表示,老師的出發點可能希望建立他們的團體意識,互幫互助,但小孩們卻未必這樣看待問題。兒子認為很不公平,抄得不情不愿的,甚至心理上對那位犯錯的同學產生排斥情緒。
罰抄尺度適當
七成家長表認同
本次調查中,近七成家長對罰抄行為表示支持,認為這對孩子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也是管理孩子的一種辦法,不然孩子會越來越不聽話。
“罰度適當,有一定效果。”家住常青花園的鄧女士說,兒子現為常青第一學校五年級的學生。記得讀三年級時,有一次,兒子買了一個新練習本,因疏忽大意忘了寫名字,老師發現后罰他把自己的名字寫100遍。從那以后,兒子做事情過細多了,很少出現丟三落四的現象。
“違反紀律當然得抄,不然下次不長記性,而且還有助于記單詞。”北湖小學一位四年級的家長表示,老師也是為了對孩子負責,只要罰得不過度,會認同老師的決定。在她看來,如果罰抄課文的話,抄一兩遍即可。
當然,由于對罰抄尺度的不同斷定,不少家長對老師罰抄課文的“教育”方式也頗有微辭。
“罰抄課文20遍,‘逼’得孩子恨不得稱病逃學。”家住武昌的劉女士說,孩子是武漢市第九中學初一的學生。前不久,因為字寫得不好,被老師罰抄一篇文言文20遍。當天,孩子一直抄到晚上11點,仍只抄了9遍。見孩子熬不住了,她便催促孩子上床休息,由她來代抄,但被孩子拒絕。次日,因未能完成罰抄任務,孩子嚇得想稱病逃學,后在她的一再勸慰下才肯上學。經她與老師溝通,老師沒有再責罰孩子,但孩子怕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仍堅持抄完了20遍課文。
“如果罰得太多,那就是變相體罰了。”在調查中,大部分家長都表示,如果自己的孩子遇到被罰抄作業的情況,作為家長不會幫孩子代罰,“必須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罰抄有多大用?
八成孩子喊“煩”
有人說,罰抄是校園里特有的一道“灰色風景”。對于這道“灰色風景”,身在其中的孩子們怎么看?
“真的很煩!”現就讀于武漢市第三初級中學初二年級的小揚(化名)說,以前讀小學時被罰過,因為報聽寫時,有一個生詞寫錯了,被罰抄過100遍。當時,他想的根本不是記住這個生詞,而是在心底把老師罵了上十遍。
采訪中,八成學生表示做錯了事受罰是理所當然的,但罰抄并不見得有用。一些學習習慣差的學生,根本就不在乎,而對于一些平時表現還不錯的學生,可能會加劇厭學情緒。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