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如何運用好加減法則
來源:無錫奧數網整理 2011-09-27 22:14:17
先講個故事:某個地區有兩個報童,賣同一份報紙。報童甲很勤奮,每天沿街叫賣,嗓門也亮,可是每天賣出的報紙并不很多,而且還有減少的趨勢。報童乙也很勤奮,也沿街叫賣,但比報童甲多做了一件事,就是每天堅持去一個固定場所,先把報紙送給大家看,過后再收錢。他和這些人的關系越來越好,賣出去的報紙也越來越多,雖然偶爾有幾個白看報的,但收入還是大于損耗。結果報童甲賣出的報紙越來越少,無法與乙競爭,只好另謀生計。報童乙是在做加法,先看報后付錢,讓潛在的顧客流向自己,讓你無法拒絕他的好意。把這個加減法則應用到孩子的教育中,找對那重要的加點,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與自立性非常重要。
開學的第一天,我們老師是在“戰爭”狀態中度過的。剛剛入學的小學生聽見鈴聲背上書包就走,喊都喊不住。最有意思的是一個班的小男孩,站在教室門口號啕大哭,死活不進教室。我校做人事工作的老師讓他坐在教室門口,給他做了半天的工作也無濟于事。我想,這應該是一個被過度嬌慣的孩子,像一首沒有休止符的歌曲,唱不成樂曲;像一輛沒有剎車裝置的汽車,跑起來就停不下來。那個父親應該是一個對孩子百依百順的父親,要星星不敢給月亮,這回孩子要不上學,他又給不了,所以顯得很無奈。第二天,孩子倒是進了學校,但就是不肯進教室,抱著他爸爸的大腿死活不放。父親無計可施,用求救的目光看著我們。這回,我果斷地走過去,輕聲對父親說:“你趕快走,不要回頭。”我和孩子的班主任把他從父親的大腿上拽開。我沒有一味地說服教育,而是嚴厲地批評了他。神奇的是,他停止了哭聲,乖乖地跟著班主任進班上課了。課間操時間到了,我看到那個男孩高興地做操,就趕緊走過去,伸出大拇指說:“你現在表現真好,你明天能自己走進學校嗎?”男孩自信地點點頭。從那以后,這個男孩每天都興高采烈地來上學了。
抓住了問題的癥結,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問題的癥結是,一個只被嬌慣而不被訓誡的孩子,只會游樂,不會從事任何類似于學習這樣的意志性的活動。嬌慣對孩子做的是“加法”,訓誡對孩子做的是“減法”,教育就是既要對孩子做“加法”,也要對孩子做“減法”。一個不對孩子做減法的家庭是一個嬌縱孩子的家庭,從這種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很可能是現實中的“小皇帝”;一個不對孩子做加法的家庭是缺乏愛和關懷的專制家庭,從這里走出來的孩子,很可能是現實中的自卑者。由此看來,學校和老師要對不正常的家庭環境進行矯正,給缺少關愛和表揚的孩子補充表揚和關愛,給缺少訓誡和批評的孩子施加訓誡和批評。而且,表揚不能是持續的表揚,表揚后面要準備著批評,只有表揚沒有批評的孩子只能是得意忘形;批評也不能是不間斷的批評,批評后面要跟著表揚,只有批評沒有表揚的孩子會萎靡不振。
找準關鍵點,做適當的加法很重要,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