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長階梯 正確引導可助能力培養(4)
來源:無錫奧數網整理 2011-06-28 09:39:31
學會等待
從孩子七八個月開始,就需要讓孩子學會在有要求時要“等待”,如喝奶要等涼了才喝;吃糖要自己耐心剝皮等。學會等待是對付逆境的一大能力。要訓練寶寶的忍耐力,在等待中學習克制。
不輕易滿足要求
不要因為孩子委屈、哭鬧,而心疼得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要讓孩子明白,想得到一個東西,必須自己付出。只有經過自己努力獲得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最值得珍惜的。
樂觀向上最重要
面對挫折應該是一種痛并快樂的狀態,讓孩子以樂觀情緒堅強地挑戰挫折,不消極地看問題。當孩子不能面對挫折時,父母應以樂觀的情緒感染孩子。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用愛激發寶寶樂觀本質。
【挑戰篇】
正面失敗
孩子因失敗而沮喪時,父母不要說“我認為你是最好的”,孩子會認為自己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把失敗歸在裁判或他人身上。這時應積極引導孩子正視失敗,告訴他“找到失敗的原因并繼續努力,也許下一次就會成功的”。教孩子能夠正確的對待失敗。
欣賞勝利者
不要為了安慰孩子而貶低其他孩子,應該和孩子一起分析對方取勝的原因,教孩子從內心欣賞對方。這樣,當孩子長大后才能在競爭中從容面對,并欣賞對手,這也是人格完善、個人魅力的體現。
提高自己
遇到挫折,應該根據孩子的狀況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弱點,讓孩子知道今后該如何提高自己。在鍛煉孩子競爭意識的同時,能夠在競爭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加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爭取下次勝利
鼓勵和信任是孩子在經歷挫折之后最需要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東西,孩子在競爭中即便失敗,也得到了大人對他所付出努力的贊賞,要讓孩子從心底里愿意再接受下一次的挑戰,爭取下一次的勝利。
E包辦代替
父母希望給孩子鋪一條平坦的路,這是不現實的。不要孩子受了點委屈,就千方百計地哄他或忙著幫他解決困難,應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不幫孩子總結敗因
孩子輸了比賽哭是種自然發泄,也是要求上進的表現,家長不能說“輸就輸吧,沒關系”,否則會助長他無所謂的心態,而應幫他分析失敗原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嘲笑孩子
孩子缺乏經驗,遭遇挫折是難免的。大人不應嘲笑孩子,或責怪孩子這錯那錯,而是應該平時多注意培養孩子養成勝不驕、敗不餒的品質,并在克服困難方面為孩子樹立榜樣。
過度預期孩子的能力
不要說“你肯定是第一名”、“我最喜歡你考一百分”等,不要讓他覺得只有第一名,爸媽才會喜歡,如果做不到,就不喜歡他了,這會使他不愿意面對挫折和失敗。
針尖對麥芒
挫折教育不是針尖對麥芒,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過度的挫折感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最后喪失興趣和信心。
剝奪孩子嘗試的機會
不要因為怕寶寶失敗,就不讓他試,小時候的失敗經驗能讓寶寶了解失敗沒什么大不了,否則長大后,小挫折也可能會變成大石頭,讓寶寶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移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