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飯桌上教育孩子
來源:奧數網整理 文章作者:奧數網 2011-05-31 11:11:43
現在,父母都在工作的家庭很多,白天孩子上學父母上班,沒有機會交流,于是,吃飯時間成了父母跟孩子溝通的“絕好時機”。而餐桌上的交流、過問往往摻雜著絮叨的責備,教育專家認為,這是不可取的。
據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在全國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學生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孩子在吃飯時挨過父母批評。專家認為,餐桌是全家團圓、感情匯聚的歡樂地,父母若將進餐時間當作教育孩子的課堂,將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餐桌教育壓力大
據統計,有7成以上的孩子表示在餐桌上受到過關于考分的質問,關于消費的“清算”,關于同學關系的追查等等。孩子們很羨慕電視上一家人圍坐餐桌歡聲笑語的情景:大人給自己夾菜,媽媽問孩子好不好吃,爸爸也不板著臉,而是講述當天的趣事和見聞。孩子們希望飯桌上的話題不要總針對自己,尤其不要專揀自己的弱點說。“讓我吃碗安頓飯好不好?”孩子委屈地說。
良好的“餐桌文化”氛圍,可使家人放松心情調理生理,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起到積極作用。可不少家長飯碗一端上手,便喋喋不休,對孩子學業成績不理想橫加指責,勢必挫傷孩子的自尊。如果飯桌上的指責取代了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對吃飯產生一種習慣性的懼怵和恐慌,孩子在飯桌上會如坐針氈,備受壓抑和困擾,長此以往,容易誘發心理疾病。
吃飯訓子傷身體
進餐時對孩子絮叨責備,不僅會在心理上對孩子形成壓力,也對孩子的身體不利。相關專家認為,孩子心不在“食”,納食不香,會影響消化和吸收,長此以往,將導致胃病和厭食;孩子在用餐時受到訓斥傷心掉淚,邊吃邊哭,很容易在抽泣時將食物吞咽到氣管里去,引起強烈的嗆咳,甚至呼吸受阻,危及生命。
時間地點有講究
一方面家長抱怨孩子叛逆不懂事,另一方面孩子討厭家長喋喋不休傷他們自尊,家長如果在不適當的時候教育孩子,效果將適得其反,并對孩子造成傷害。
任何時間,隨時教育
傷害指數:★★★
有的家長見到孩子就教導,盡管說的都有道理,卻未必有效果。飯前、睡前過多批評,會導致兒童罹患身心疾病,上學前過多訓斥,會冷卻孩子的學習熱情。
管孩子不看火候,只能讓孩子生厭。
任何地方,不分場合教育
傷害指數:★★★★
一些家長經常當著外人面,甚至隨時拿別人的孩子做榜樣,數落自己的孩子如何恨鐵不成鋼。看似嚴格教子,實際上是對孩子自尊心的最大摧殘。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