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1-03-18 18:03:22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下冊教案
一、教學內容
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并會使用小括號;
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編排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現并解決問題。
同前幾冊一樣,教材仍然在單元之前,安排一個大情境,引出后面的幾個例題。每個例題的情境或是主題圖的一個局部,或是主題圖中某一情節的發展,使學生在一個比較完整的情境中學習不同的內容,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習興趣。
2.例題的呈現形式具有開放性。
(1)主題圖以學生熟悉的“游樂園”為背景,提供了豐富的活動情景,使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提出不同的問題。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人在玩沙包?”等等。從圖中還可以得到其他信息,為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2)對于每一例題中的問題,教材采用了多種方法進行解決。使學生感受到不只是單純的計算題有不同的算法,對于一個實際問題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較喜歡的方法。
四、具體內容
主題圖
設計了四個活動:看木偶戲、蹺蹺板樂園、玩沙包、買面包。這些活動既相互獨立又有一定的聯系。
學生觀察圖時,開始說得可能比較概括,進一步引導他們描述每個情境時,為了更好地說明圖意,最好把人物進行量化,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觀點觀察問題。
根據圖中給出的信息,學生可提出多種多樣的問題,對于一步計算的,可當時就讓學生解答;對于兩步計算的可以暫時留下,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
由此情境,引出了后面三個例題。
例1(用加、減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1)由看木偶戲引出,通過人數的變動,教學用加、減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2)給出了學生三種不同的解法。
例2(教學使用小括號)
(1)是一個買面包的熱鬧場面,通過對話給出信息和所求問題。
(2)呈現幾種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由此引出小括號。
例3(教學用乘法和加法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1)以玩蹺蹺板活動為實際背景,教學用乘加兩步運算解決問題。
(2)教材提出“還可以怎樣算?”讓學生知道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
做一做
創設一個美麗的童話情境,讓學生學習從中提出數學問題,并進行解答。可提出下面一些問題。
關于鳥:現在有幾只鳥?(可用加、減兩步運算解答)
關于花:一共有多少朵花?(可用乘加兩步運算解答)
五、教學建議
1.注意例題與主題圖的聯系。
由于例題的情境都與主題圖有關,所以在例題教學時,最好先由主題圖引入,讓學生看到情節上的聯系,過渡比較自然,也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選取聯系學生生活的素材,給學生提供充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會。
教材中設計的場景均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比較密切的,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教師可以根據本地情況、學生特點,選取學生感興趣,又有一定實際價值的素材,讓學生通過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3.讓學生自主選擇解答方法。
這部分內容,每個例題都呈現了解答方法多樣化的特色,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對于不同的方法都應給予肯定(如數的方法),保護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對于解答方法的優化,要允許學生通過交流、反思自主選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