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試卷分析
來源:奧數網整理 2010-11-11 13:26:58

期中考試結束了,但是成績不是很理想。針對本次考試,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分析試卷
這張卷子共有六道大題,基本上覆蓋了學生前半學期學習的全部知識點,并且通過多種形式來考查,例如:填空,連線、計算等,題目靈活,難度適中,把學生平時最容易出錯的題都體現了出來。可以說,這份卷子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老師教的情況。
二、分析學生
通過這次考試,我感覺孩子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書寫不規范
拿起試卷,看起來孩子寫的挺干凈,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孩子的書寫不到位,例如,數字“6”,有的孩子寫的6不象6,0不象0。還有,數字的大小書寫不一。
2 學習習慣不太好
不認真傾聽是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本不該錯的題,因為沒認真聽老師讀題而出錯。在試卷中,主要體現在第四大題,大致題意是:太陽的右面有()多云,左面有()多云,小房子的右面有()多云,左面有()多云。出錯率較高。還有,就是第三題連線,明明強調用直尺連線,有一個孩子卻在下面的相應的圖形中寫的字。馬虎、大意、不認真思考是孩子考試不理想的又一原因,出現錯誤最多的就是第五題比一比中的第2小題:三(五)班有47人去春游,坐哪輛車最合適在最合適的下面打“√”。
很多孩子在選擇錯誤,原因是他沒有認真的去理解“合適”,覺得47個人可以坐在40座的車上,沒有座位可以站著!從這道題就可以看出孩子在平時是做題不認真思考。
3、做題不靈活
數學源于生活,有的孩子學數學脫離了動手操作,從第三題比一比中第3小題就可以看出。用同樣長的棒擺出一個長方形,需要用()根小棒,很多同學選擇了4根,在考試時沒有小棒可以自己動手畫一畫,4根同樣長的小棒擺出的就是一個正方形,所以說孩子們做題不靈活。
4 理解問題太片面
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求一共有多少或求還剩多少,孩子很容易列出算式,但遇到另一類減法應用題很愛出錯。例如試卷第六題中的第1小題:
“小華看書已經看了70頁,還剩9頁,這本書有幾頁?”
如果讓學生只說答案,所有孩子都能回答出79顆,但讓列出算式,很多孩子列出70-9為什么會這樣?我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理解問題太片面,沒有明確所給條件和所求問題,沒理解減法的真正含義。這也是我在以后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分析老師
1、疏忽細節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干任何工作、任何事都要注意細節。在教學過程中,我要加強對孩子在這方面的培養,注意孩子書寫的規范、愛動腦筋的習慣、說話完整的習慣。通過這次考試,從第三題連線可以看出,雖然孩子大部分都連對了,很多孩子也用了直尺,但連線的位置有的還不太合適,看起來不太美觀。這也是我以后教學要注意的細節。
2 使數學生活化,提供變式練習,多拓展
(1)《新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讓數學課堂走向生活,不僅能增強孩子的理解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應用意識。從本試卷看,很多問題都是與生活有關的問題。
(2)在平時要多給孩子提供變式練習。例如本次考試有這樣一道題:個位上是5,十位上是6,這個數是()
我們還可以這樣問:
“個位上是5,十位上的數比個位上的數多1,這個兩為數是( )?”
……
(3)我認為,老師的教不僅要注重孩子的“學會”更要注重孩子的“會學”、“會用”。試卷第一題【把6個數字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帶給我很大的思考,這種題型在平時不少講過,雖然出錯率較小但是其中的“大于號”“小于號”的書寫錯誤很多。孩子年齡小,思維不靈活,這就要求老師在講解時多拓展。兩個數可以比較,兩個算是可以比較,多個數、多個算式也可以按順序排列起來。
總之,通過本次考試,帶給我的思考很多,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以上出現的問題。同時,多向其他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