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主題因素
來源:奧數網 2010-07-23 18:04:32
人的行為活動決不會無緣無故地自發產生,它總是由客觀事物所引起的。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引起某種活動的客觀原因叫做刺激物。行為活動在任何情況下都由一定的刺激物所引起,活動本身不是別的,它只不過是對某種刺激物的特定反映而已。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主觀和客觀兩種因素。社會、學校、家庭甚至自然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以及學生自身身心素質基礎等內因的作用,都可能使小學生造成心理問題。
⒈性格缺陷。良好的性格是人身心健康的基本特征,對人生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相反,不良的性格會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影響正常的人際關系的確立,進而影響其成長與進步。一些小學生性格孤僻、過分內向、自卑與自負的雙重人格,對其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形成有很大的消極作用:一方面嚴重影響自己和別人的交往,另一方面感到別人對自己有不良評價,故不愿與他們人交往,造成彼此溝通、評價、理解、交往上的惡性循環。于是人際關系逐步惡化在所難免。
⒉能力缺陷。部分小學生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較大。一些學生的父母從小就對其百般依順、嬌生慣養,形成孤僻、自傲的性格;一些學生因家境較為貧困,自卑感強,性格孤獨。性格上的弱點使這些學生嚴重缺乏人際交往能力。自己獨往獨來,不會去與人和睦相處,有時會產生受人冷落的失衡心理。
⒊認知偏差。一些小學生平時學習刻苦,要實現自己預定的目標,要獲得某種榮譽。然而,由于自身原因或外部因素的影響,往往出現事與愿違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是灰心喪氣,覺得世道對自己不公平;二是覺得無面子,無法承受這樣的結果。因而出現了心理上的失調和行為上的異,F象。
⒋學習緊張。一些小學生不注意聽課,不認真復習,經常無規律地學習,使大腦的興奮和抑制機能發生紊亂,不能正常工作,導致大腦疲勞,產生心理問題。
⒌體弱多病。因自身身體質差或患有某種疾病,心理負擔重,也會導致心理問題。
除上述原因外,小學生還因家庭貧困或變故等原因而情緒低落、無精打采,由于虛榮心而考試作弊、打架等等。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