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戒網癮父母孩子要一起治
來源:長沙晚報 文章作者:編輯 2010-07-19 17:26:58
“網癮是一種病,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接受治療。”前日下午,在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長沙現場研討會上,網癮研究專家、北京軍區總醫院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任陶然對網癮的形成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會后,陶然教授接受了記者專訪。
記者:網癮是一種病嗎?
陶然:網癮是一種病,確切地說網癮是一種心理問題,既而還會引發一些生理問題。
記者:網癮初期有什么表現?
陶然:網癮初期表現最明顯的是情緒問題。情緒不好,溝通不良,厭學,焦慮,注意力下降,不自信,對外界充滿不信任感等,網癮只是種種心理問題的表象。
記者:網癮有多大危害?
陶然:所有的成癮 煙、酒、毒品、網絡,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它的介質不一樣。染上網癮的青少年往往自我認知不行,不自信,喜好暴力,溝通能力差,在道德、性等方面的認知上形成障礙,從而容易誘發犯罪。
記者:網癮的源頭是什么?
陶然: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我在對收治的641例心理問題青少年進行研究后,寫出了一份名為《641例網絡成癮青少年臨床心理分析》的報告,揭示了網癮少年共同的身份特征。
報告指出,青少年網癮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學校教育因素和社會背景因素,其中以家庭因素為主。調查發現,46%的網癮少年在童年期有過重大生活事件的創傷。他們甚至可以很清楚地回憶出事件的時間、地點,其中的人物和對話。他們的心理發育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受損,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缺乏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成為以后形成網癮的重大隱患。另外父母拒絕承認、懲罰嚴厲、溺愛、暴力以及過度干涉、保護使孩子不斷地體驗自己的無能和失敗,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打擊,內心充滿了矛盾、憤怒和敵意。
報告顯示94.5%的網癮青少年對父母產生敵意,52.3%的孩子評價父母缺乏溫暖和理解。這些孩子中有一半來自家境不錯的家庭。在641例調查對象中,有50%的孩子的父母月收入為1000元至3000元。其中月收入為1000元至2000元的占25.5%,2000元至3000元的占24.5%,擁有商品房的家庭達62.9%。調查顯示,被調查的網癮青少年中,獨生子女比例高達79%。
記者:怎樣預防孩子網癮的發生?
陶然:還是要從家庭著手,在家庭教育上主要滿足孩子的三大心理需求:尊重、被需要、傾聽和理解。判斷家庭關系的好壞就是語言,你的孩子在家里是否言論自由,你是否能接受孩子的批評。孩子做對了你是否表揚他,擁抱他,這些都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表揚上也要注重方式。例如孩子考了100分,作為父母更好的方式是表揚他為此付出的努力、方法和策略,而不是夸贊卷子上的100分。談戀愛是人類發展必然的生理需求,孩子早戀了,家長不要一味指責,而應用朋友式的方式做正確引導。
記者:孩子染網癮了該怎么辦?
陶然:到專門的醫院治療,求助心理醫生解決心理障礙。在醫學上,我們要求父母與孩子同時治療。如果父母先接受治療,效果會更好。除了醫學手段,父母應自我反省,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平等溝通。工作很忙的父母,多抽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解鈴還須系鈴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