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難問題不是“小兒科”
來源:晶報 文章作者: 2010-06-09 11:22:14
入園難問題日益變得尖銳。昨日,為了給孩子報上名,眾多家長徹夜在深圳市福田區華富幼兒園門口排起了長隊——該園計劃招收80名學生,可該片區符合入園條件的孩子多達300余名,這意味著大多數家長注定只能望園興嘆。
這只是深圳幼兒園學位全城告急的一個縮影。不僅是屈指可數的少數幾個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的學位同樣吃緊。有調查數據顯示,今年,全市幼兒園只能提供7萬多個新生學位,可適齡孩子近15萬名,供求之間的巨大落差令人驚心。剛剛結束的深圳“兩會”上,入園難成了僅次于高房價的第二熱點話題。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跟深圳整體上處于生育高峰期有關,特別是由于2007年是民間傳說的“金豬年”,很多家長為了圖個吉利,紛紛趕生“豬寶寶”,加劇了“擁堵”局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學前教育總體規劃的滯后。據統計,全市有60多個社區沒有幼兒園,許多城中村、工業區也沒有幼兒園。
學前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絕不是“小兒科”。國家中長期教改綱要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實行成本合理分擔機制。在今年“兩會”期間,學前教育得到眾多代表、委員的高度重視。針對“入園難”、“入園貴”等熱點問題,代表、委員們提出學前教育應由政府主導,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等建議。事實上,一些地方也做出過嘗試。
因此,深圳有必要從長遠計,彌補這一塊教育短板。比如,能否根據不斷增長的嬰兒人數進一步增加財政投入?小區配套的幼兒園在進行招標時能否改變“價高者得”的游戲規則?此外,還應出臺鼓勵性政策和措施,讓有能力的單位與專業的幼教機構進行合作辦園,或者吸引社會團體舉辦福利性質的非盈利幼兒園,并制定相應的行政規章制度來確保其權益。香港特區政府鼓勵非牟利團體在公共屋村開辦幼稚園,減免其租金及差餉,令學費較低;對于牟利性的幼稚園,政府會征稅,同時限定最高學費。這樣的做法同樣值得我們借鑒。
學前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起點,雖然暫時未能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但有必要更多地納入城市整體的教育發展視野當中。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