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教育孩子好時機
來源:開封網 2010-02-12 09:51:14
品德教育重細節
家長可以利用春節親人大團圓的契機,讓孩子體味親情的美好、生活的幸福,培養孝心、感恩之心。
拜年 尊老敬老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根據傳統,晚輩要向長輩拜年,以表達對過去一年養育的感謝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祝福。口頭上的問候拜年自然必不可少,還可以讓孩子通過一些實際行動來表達感情,比如飯后洗碗擦桌、幫老人削個蘋果剝個橘子、坐在家人中間拉拉家常。要知道,貌似不起眼的舉動,既培養了孩子的勞動意識,又能讓他們享受到自己的行動營造出來的親情氛圍。
包餃子 餃子是北方人除夕和大年初一的必備主食,象征著團圓和美。不妨讓孩子參與包餃子的整個過程,從準備原料一直到全家圍坐享用,這是一個完美的春節“教育”系統。同時,包餃子過程中,全家人的閑談也盡量爭取孩子的參與,鼓勵他們多講話,并耐心聆聽孩子的發言,既能交流情感,又能就勢了解掌握孩子的想法。
當熱騰騰的餃子上桌,在如此氣氛中吃著有自己勞動成分的餃子,孩子自然會感到幸福和愉悅。
探親訪友教禮儀
家長也可以利用春節期間人際交往高密度和高頻率的特點,讓孩子多學學與人打交道的本領,培養文明禮儀好習慣。
學禮儀 親朋好友之間的相互走動,是春節的另一重頭戲,家長們應抓住這個機會,給孩子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客人的迎來送往,沏茶倒水,理應讓孩子在場,更重要的是盡量讓孩子能夠聽到與客人之間的談話。朋友、同窗之間,盡可能多談談當年共同生活和奮斗的日子,其間自然會有很多的陳年趣事被提及,孩子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便能分享到父輩們做人交友處事的經驗,日后在孩子們自己的圈子里便有的借鑒了。
壓歲錢 春節期間的拜年串門,親朋往來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年一度的“經濟收入”。如不善做引導,這些錢往往會成為開學后孩子們相互攀比、吃吃喝喝的資本。當然,完全限制孩子對這筆錢的支配權也是不可取的,最好是以建議的方式幫助孩子學學怎樣理財。
與傳統文化同行
利用春節濃濃的節日氛圍和期間花樣繁多的傳統文化活動,引導孩子認識和感知中華文化,享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隨著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西方的文化迅速“入侵”神州,年輕人,尤其是十幾歲的孩子們最容易也最樂意接受這些新事物。比如近年,圣誕節、萬圣節、感恩節等洋節在中國各地的飛速興起,大有蓋過春季的勢頭。家長們無須全盤否定孩子們對洋文化的興趣,但無論如何要防止他們忽視和淡忘中華傳統文化。
春節是對孩子進行傳統文化熏陶的最佳時機。貼春聯、掛福字、辦年貨等一系列節前準備工作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完成,讓他們在參與中得到樂趣,在勞動后收獲成就感。在保證安全和環保的前提下,鼓勵孩子放鞭炮、放禮花,畢竟清脆的鞭炮和滿天煙花裝點的春節才能顯示出它最大的魅力。
總之,家長們要舍得把自己有限的春節假期奉獻給孩子,這種人文教育的影響是深層的、含蓄的,又是時效綿長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