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15:32:37 下載試卷 標簽:學習方法 高中生活 填報指導
《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范成大極其“田園詩”與前朝的田園詩的異同。
2進一步了解朗讀詩歌的技巧,通過朗讀和語言的品位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3培養學生的古代詩歌的閱讀鑒賞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言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詩詞是語言的精華。因而學習詩歌,要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體會詩人的感情,達到與詩人心靈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會更好地領悟詩歌。
二教授新課
(一)材料交流
1介紹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淳熙十年因病辭歸,時年58歲。此后10年隱居石湖。
詩歌成就范成大是一個關心國事、勤于政務、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在其詩歌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范成大的詩,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圖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園詩概括地描繪了封建社會農村的廣闊生活,把《詩經·七月》以來的農事詩、陶潛以來的贊頌農村生活恬靜閑適的詩和唐代詩人的一些反映階級壓迫的農家詞、山農謠一類作品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品。
2田園詩歌:中國古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代表人物有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農村和農民的生活作為自己的歌詠對象,在《四時田園雜興》中,不僅有描寫農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場景的內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寫了勞動的艱辛、勞動的歡樂,贊美了農村的勞動者;更有一些反映農民疾苦、揭露剝削的詩篇。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園詩人(僅描寫田園生活的恬淡閑適和優美的田園景象)
3解題:〈〈四時田園雜興〉〉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我們學習的兩首分別描寫農村的春天和晚春。
4詩歌體裁:近體詩中的七言絕句。
(二)詩歌朗誦
1詩歌朗誦指導(節拍、語調、重音)
2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整體感知詩歌的內容及蘊涵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詩歌描寫了農民勞動的情景。表現了人人愛勞動以及勞動充滿樂趣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寫不懂如何耕織的“童孫”也在“學種瓜”,要表現什么呢?
明確:在農村,無論男女老幼,人人愛勞動,人人需要勞動。另外說明勞動像游戲一樣,雖然繁忙但充滿樂趣。
3詩歌的寫法(1)正面描寫勞動景象(2)語言清新自然,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三練習:1小組朗讀背誦詩歌
2默寫詩歌。
四小結:1文學常識
2朗誦知識
3詩歌的內容及思想感情
五作業
1理解、背誦并默寫所學的詩歌。[
2借助工具書或者網絡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歌并與所學的詩歌加以比較。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