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21 12:58:08 下載試卷 標簽:詞匯 學習方法 哲理故事 啟蒙教育 填報指導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導入新課。
二、邊看圖1,學習課文1、2段:
現在我們按要求邊看圖邊讀課文邊回答。
小壁虎為什么去借尾巴?(出示圖)看對應段,邊看圖邊說,讀時用上“誰、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齊讀第一、二自然段。這里有一根線(或一段紙條)誰上臺前給大家做出“一掙”的動作。小壁虎為什么要“一掙”。讀了這兩段后誰明白了,誰聰明,站起來說說。這里也看出小壁虎尾巴的特點:可以自動切斷。(板書“小壁虎掙斷尾巴”)
三、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第一次借尾巴:
1.自學課文并思考:
A小壁虎在哪兒看見誰?
B她在干什么?
C小壁虎為什么沒有借到尾巴?
2.在教師指導下,觀察圖2,并回答問題。
板書:小魚??搖著??撥水
3.指導朗讀:小壁虎的話,進行禮貌教育.
4.練多讀全段.
第二次借尾巴:
1.自學課文并思考.
2.觀察圖3,學生直接回答思考題.
板書:老黃牛??甩著??趕蠅子
3.指導朗讀老黃牛說的話。
3.按提示,進行看圖說話練習。
第三次借尾巴:
1、通過閱讀課文與觀察圖4,簡要分析。
板書:燕子??擺著??掌握方向
2、從按提示看圖說話,到獨立看圖說話。
四、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1.齊讀課文;
2.分析課文,辨析反義詞:難過??高興,明確事情的結果。
板書:長出新尾巴
五、總結課文,重點概括這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
六、課后練習:
1、練習分角色朗讀;
2、填空練習。
七、作業:把這個故事講給其它小朋友聽。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用生字組成的新詞,會用部分生字口頭組詞,擴大詞匯量。
2、培養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看圖說話的能力。
3、理解課文的意思。了解壁虎、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4、向學生進行禮貌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功能。難點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