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9 23:02:04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語文
一、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詞,糾正讀音。
2、用“術”和“束”組詞,區分同音字。
3、聽寫詞語,學生互評互改。
二、精讀理解
1、精讀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1段。想想要突出哪些字的讀音,為什么?
(2)練習用“特別”造句。
(3)讓學生輕聲讀全文。找一找,從哪些地方看出南美洲人特別愛看騎牛比賽。(提示:擠滿了人、興致勃勃、熱烈的掌聲、小姑娘獻花)聯系上下文理解興致勃勃的意思。
(4)指導讀第一段,進一步體會人們對騎牛比賽的喜愛。
2、精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段,把描寫騎手比賽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讀第2、3兩句話,思考、比較:好幾個騎手和一個騎手的表現有什么不同?說說“只兩三秒鐘”說明了什么?(時間短,騎手技術不高超。)
(3)指導看圖,觀察騎牛比賽用的牛是什么樣的牛?師補充:騎牛比賽用的牛都是野性大發的公牛,未經過人的馴化,見人就撞,更不能容忍人騎在它的背上。比賽時,騎手坐在光光的背上,只能用一只手抓住牛背,另一只手必須高高舉起。參加這樣的比賽非常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摔下來,被摔傷,甚至被牛踩死。
(4)觀看有關騎牛比賽的錄像。齊讀2、3兩句話,在比較中體會其中一個騎手的高超技藝。
(5)讓學生讀第3句話,理解技藝高超的意思。在最能說明一個騎手技術高超的詞下加圈。(匯報、板書:盡管……還是……,牢牢……)指導看圖,說說騎手騎牛時的動作、表情。
(6)想想觀眾會怎么稱贊騎手?出示句子,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觀眾贊不絕口: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
(7)指導讀第二段。
[點評:親眼見過騎牛比賽的學生不多,為了讓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中,教師發揮了錄像和插圖的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想像中,獲得感受與體驗,加深認識和理解,更好地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精讀第3自然段。
(1)分角色讀第3段。交流讀了騎手的話,自己知道了什么?
(提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用汗水、甚至鮮血換來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板書:曾經上千次
(2)指導學生先讀騎手的話,再讀第2自然段中的2、3兩句話,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體會高超的技術是經過長期艱苦練習得來的,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學到真本領。
[點評:教師不是單純地講授道理,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自悟其中的奧秘,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遷移運用:說說學了課文以后知道了什么,今后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怎樣做?
3、指名講述課文故事。
四、練習
1、選正確的讀音。
只(zhǐzhī)有背(bēibèi)包技術(shùsù)
一只(zhǐzhī)牛背(bēibèi)熱烈(lièniè)
2、填詞。
一()公牛一()花一()騎手
3、加一筆變成另一個字,再組詞。
木()木()木()
4、裝扮文中的小姑娘,向騎手說幾句話。
板書:7、騎牛比賽
幾個騎手只┄┄就┄┄
一個騎手盡管┄┄還是┄┄牢牢
曾經摔下上千次
教學點評:本課教學,教師恰到好處地采用了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去發現、感悟。比較既是一種認識事物的方法,也是一種思維活動。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獲得清晰的認知,產生深刻的印象。教師一是引導學生比較同音字“束”和“術”,采用猜謎的方法,區分字形;運用組詞的方法,區分字義。二是引導學生比較眾多騎手和一位騎手的表現。教師讓學生讀一讀有關句子,看看比賽錄像,想像比賽情景,體會騎牛的艱難,進而產生對一位騎手的敬佩之情。通過比較,學生較容易理解騎手的話,體會成績的來之不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明白的道理,有助于內化、遷移和運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