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8 08:30:10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測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較準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具和教具
投影片、1米長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知識?(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2.厘米是個長度單位,它可以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3.我們還學會了以厘米做單位畫線段的方法。)
2.師:請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約有多長?
新授
1.認識米
導入談話:看來,大家厘米的知識掌握的都不錯,老師這有一道小難題。誰愿意到黑板前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拋出問題(老師事先給學生準備好一把量程為12厘米的刻度尺)
A.請你用老師提供的尺子來測量黑板的長度。并把測量結果告訴大家。
B.在測量時,你有什么問題,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3)學生提問題。(如A: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這么長的黑板太費勁。B:有沒有比厘米長一些的單位。)
(4) 師:誰能回答這個同學提出的問題?s
(5) 師: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的兩邊相距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補充: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
(6)出示米尺,觀察米尺有什么特點。(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的)
(7)讓學生拿著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到講臺前來和教師的1米直尺比一比,體驗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長度是相同的(在這里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2.用米量
(1)實際體驗。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卷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體驗。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3.教學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1)初步質疑。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厘米的認識,同學們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長呢?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畫出1厘米。
師: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可以用兩手比一下。
師: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2)教師出示一把木制米尺,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