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1 23:27:02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內容:
《鉛筆有多長》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五單元測量 第40-41頁 的內容,實際上是《毫米、分米的認識》。
設計理念:
教材是教學的一種材料,但不是唯一材料,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可以解決傳統教學中的一些弱點,教師都應該把現代教育技術適當引入課堂。本課就是力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來達到課程整合的目的。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間的關系,掌握它們之間的進率;
2、通過測量的活動體驗1dm和1mm的長度,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概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動手能力;
3、通過估、量的活動,發展估測能力。
活動準備:
每組學具1組,教師準備米尺每組一把,每人自備一把透明直尺,多媒體課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復習鋪墊、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ㄕn件情景導入)小紅:一年級我們已經學過了米和厘米,你還記得1米、1厘米有多長嗎?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嗎?
(多次教學說明: 1年前學的知識,學生已經比較模糊了,如果開放式的問題導入會出現許多問題,不利于本課教學,開門見山的導入是比較好的選擇,選用小卡通的形式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
讓我考考你:請估計下面物品大約有多長?(課件演示)
1、 家里房門高約2( )
2、 1枝鉛筆的長度是18( )
3、 米尺長度是100( )
你估計老師手里的紙條是( )厘米。(出示10厘米紙條,先讓學生估計長度,再分組量長度。)
過渡:你們知道紙條的長度是多少嗎?知道它有兩個“名字”嗎?它還可以叫做1( )
。ū径尾粌H復習了必須的舊知,還巧妙的導入到了新課學習,過渡自然,思維流暢)
二、加強感知、理解進率、形成表象
(1)認識分米
1、 學習1分米=10厘米,2、 也可以表示為:1dm=10cm
3、 感知1分米的長度:①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4、 比一比,5、 看看和身體(周圍)哪里差不6、 多長? ②找出生活中大約1分米長度的東西先在小組內說一說,7、 再全班交流。(教師準備8、 常見物品備9、 用)
(量的教學應該體驗為主,所以教學中要通過多種形式進行體驗,讓學生知道10厘米和什么大約相同,學生需要一些常見的參照物,這比記住進率重要多了)
10、 學習1米=10分米:①老師出示米尺問:你認為它有幾分米長?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容許學生用推算、數有幾個10厘米、用10厘米掐有幾段等方法) 最后在米尺上數一數。②揭示1米=10分米 也可以表示為1m=10dm
11、 梳理長度知識:
我們現在學習了幾個長度單位?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歸納
板書如下:
米 1m
分米 1dm
厘米 1cm
12、 問題解決:(多媒體出示)
、俟烙嬑覀償祵W書寬大約( )分米。飯桌高7( )
②小猴一家身高分別是: 1米 、12分米、90厘米 你知道誰最高?誰最矮嗎?
、畚沂枪烙嬓∧苁,評比要求:每人說出估計長度,再量線段的實際長度,每組評一人(見練習題紙): 2分米; 8厘米; 6厘米5毫米
過渡:從量第3條線段量的多媒體演示,可以知道用已經學的單位不能準確表示6厘米5毫米,需要一個更小的單位毫米。
。ň毩暡捎矛F代教育技術出示和驗證,體現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練習2增加了趣味性,練習3體現了細小的東西可以用電腦放大看得清楚)
。ǘ┱J識毫米
1、 引入單位毫米。師:你知道在厘米間的小格是什么長度單位嗎?
2、 定義1毫米 課件演示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ㄍㄟ^多媒體模擬放大鏡把尺子放大學生數1厘米中有10小格。再縮小。讓全體學生非常清楚的看到了1厘米=10毫米,這是傳統方法不能達到的)
3、 感知1毫米長度。①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4、 數一數中間的小格有幾個,5、 比一比每個小格多長。②找大約1毫米的物品 光盤的厚度 比一比 再量1角硬幣的厚度
6、 梳理長度知識:
我們現在學習了幾個長度單位?他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歸納 板書如下:
米 1m
分米 1dm
厘米 1cm
毫米 1mm ·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按故事情節填空 (把本課知識溶入到一個小紅請爸爸買文具,爸爸考小紅的動畫里進行練習 見課件)
、僖粭澊髽歉50( )
、谖木吆写蠹s長20( )
、坌〖t最多能摸到高15分米,2米柜子里的東西怎樣才能拿到?最少要搭多高的椅子?
、軟]有0刻度尺子怎樣量你的鉛筆有多長?
。ㄟ@應該是一個創新,把一節課的枯燥知識,放到一個動畫故事里練習,學生非常有興趣,解答的愿望很強烈)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請同學們比劃一下1dm、1 mm有多長。你還有什么問題?你能和大家介紹你怎樣掌握今天的知識嗎?
案例評述:
本節課有3點值得一提:1、注重創設情境。在導入新課時,充分運用多媒體,用擬人化的手法創設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復習的情境,這樣的情境創設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電腦演示,清晰的展現相關知識點,能使學生感受深刻。2、重視動手操作。本設計在導入新課后,就讓學生“操作探究,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比一比1分米(毫米)的長度,在自己身上,在生活中找長大約1分米(毫米)的物品,練習里估計和量線段長度等。這樣讓學生經歷和體驗,它有利于學生形成長度概念,培養空間觀念。重視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動手操作正是《標準》中十分強調的數學教學觀念。3、重視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 教學設計中,多處用到了多媒體技術,很好的起到了激趣、節約時間以及讓學生看得清楚等作用,體現了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