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1 11:55:4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并能應用這些計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發展符號感。
(3)進一步理解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能用簡便方法筆算。
(4)掌握四則混合的順序和乘法分配律,能正確計算三步混合運算式題,并能運用規律簡便計算。
(5)進一步掌握倍數與因數的知識,能正確判斷基數與偶數、素數與合數,正確判斷2、5、3的倍數
(6)進一步認識升與毫升的意義,并能進行換算。
(7)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8)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平移、旋轉,會畫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會把圖形平移或旋轉90度,發展空間觀念。
(9)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作用,會根據數據的特點選擇用折線統計圖或條形統計圖,在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中發展統計觀念。
2、能力目標:進一步提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數量關系、和計算公式的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反思本冊教材的學習情況,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的意義和價值,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三、教學準備:投影
四、教學活動
第 一 課 時
一、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所學的內容。
1、在小組里交流對各部分內容的理解和學習體會。
2、填寫表格。
二、第1題
1、學生結合計算過程簡要說說計算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2、第二、三組題重點要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上的共同點。
三、第2題
1、重點指導學生根據每個問題的特點合理選擇筆算、估算和用計算器計算。
2、第(2)題比較筆算和估算的結果,體會筆算與估算的價值并明確估算的基本方法。
3、合理利用前兩題的結果,并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明確解題思路。
四、第3題
重點指導學生根據每道題的特點以及自己的計算能力合理選擇口算和筆算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五、第4題
1、指導學生寫出合乎規范的含有字母的式子。
2、提示學生規范書寫求字母式子的過程。
六、課堂小結
七、完成課堂作業
第 二 課 時
一、談話導入
二、第5題
36+300÷12 848-800÷16×12
(132+68)×(97-57) 972÷(720-21×33)
先讓學生說說每題的計算順序,再獨立進行計算,幫助學生整理并鞏固對三步混合運算順序的認識。
三、第6題,計算下面各題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幫助學生正確區分應用乘法分配律與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情況,提高學生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進行計算的能力。
四、第7題
要求學生獨立解答,再通過交流進一步解釋所列算式的實際意義,明確解決問題思路。
五、第8題
可以要求學生列分步式解答,再要求學生根據分步式的思考過程列出相應的綜合算式。
六、課堂小結
七、完成課堂作業
第 三 課 時
一、談話引入
二、第9題
要引導學生有序思考。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1”與其他數的關系。
三、第10題,下面的數哪些是2的倍數,哪些是5的倍數,
哪些是3的倍數?
12 15 21 30 35 36 44 50 57
1、學生獨立完成。
2、說說判斷的理由。
四、第11題,把下面的數分成兩類,你想怎樣分?
2 15 8 17 20
可以把這些數分成基數和偶數,也可分成素數和合數。學生如有其他分法,只要合理,也應給予肯定。
五、第12題
重點指導學生用畫圖連線的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并要讓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想到可以列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種搭配方法。
六、第13題
啟發學生思考:當長是8米時,寬應該是幾米?結合畫圖明白寬1米后,再讓學生獨立計算面積。
七、課堂小結
八、完成課堂作業
第 四 課 時
一、談話導入
二、第14題
1、指名讀題。
2、你想用什么策略解決這個問題?(畫線段圖)
3、學生在畫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時,只要能大致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即可,不必要求畫得過于具體、精細。
4、根據線段圖列式解答。
5、交流、評價。
三、第15題,在括號里填上“升”或“毫升”。
讓學生借助具體例子說說對1升和1毫升的認識,再讓學生借助1升和1毫升的直觀表象以及對它們相互關系的理解完成相應的填空。
四、第16題
1、學生獨立填寫括號。
2、反饋、交流。
五、第17題
1、學生在點子圖上按要求獨立畫一畫。
2、引導看圖說說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六、第18題
1、引導學生回憶這幾種圖形的高的含義。
2、再分別畫出底邊上的高,并標上直角標記。
七、第19題
1、用小棒實際操作感知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2、第(1)題解釋操作結果。
3、第(2)題通過操作和討論,認識到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八、課堂小結
九、完成課堂作業
第 五 課 時
一、談話導入
二、第20題
1、獨立解答。
2、說說思考的過程。
三、第21題
1、獨立畫一畫。
2、交流畫圖的過程,展示操作的結果,進一步明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以及把一個簡單的圖形在方格紙上按要求平移或旋轉90度的方法。
四、第22題
1、教學前,要預先布置學生通過不同途徑了解自己上學以來每學期期末的身高數據。
2、教學時可以先出示兩幅其它內容的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說說所表示的信息以及它們表示數量的不同特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