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不該成為家庭教育的盲點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09-11-09 11:24:39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過于關注智育而忽視體育的情況普遍存在。有相當一些父母認為孩子的學習是最重要的,有時間才可以運動;有的認為孩子學習好,不生病就行了,沒必要花費專門的時間進行鍛煉;有的認為要使孩子身體好,就要吃好、營養好,運動健身被排斥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之外。由于父母認識上的誤區,很難從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角度,有意識地把體育作為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培養孩子的體育運動習慣在相當一些家庭中成為教育的"盲點"。
從生理意義上說
兒童是人生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生長發育狀況如何,將對一生產生重要影響。而達到健康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便是體育鍛煉。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心血管功能的改善,運動促使呼吸系統加強工作,促進兒童的骨骼和肌肉生長,提高消化和代謝功能,使神經系統反應靈敏,動作協調。總之,運動使人的體內各種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也是增強抵抗力,減少、避免疾病的有效手段。對生長發育中的少年兒童來說,運動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是其賴以生存發展之必需,是健康成長的動力。
從心理意義上說
運動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而且有利于良好個性的形成和意志品質的培養,能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乒乓球世界冠軍孔令輝小時候膽子小,特別怕水。為了鍛煉他的膽量,當教練的父親下狠心有意讓孔令輝去學游泳。起初,孔令輝嚇得直哭,可是父親還是把他扔到松花江里,在滔滔江水的拍打下,孔令輝硬是培養出了不怕苦的堅強意志。無數運動健兒的成長經歷和熱衷于運動的普通民眾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體育運動以對意志力和進取心的要求,激勵并支持人們通過持之以恒的鍛煉,去戰勝類似依賴、懶惰等人性的弱點,使人的個性品質得到磨礪。同時,通過體育運動還可以緩解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壓力,消除心理疲勞,釋放不良情緒,得到身體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愉悅。
從社會交往的意義上說
運動可以使人的身體強壯、健美,在培養兒童外在形體和內在生命素質,增強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方面,體育運動是其他任何教育活動都不可替代的。有個學生文化課成績很好,體育成績差,其父母滿足于孩子的"主科"優秀,從不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孩子自己也認為:"體育好有什么用!還不是要學習成績好才行!"由于從不參與課余的同伴游戲和體育活動,慢慢地與同學的交往越來越少,在同學中越來越孤立。結果,其心理出現偏差,以致影響了其他文化知識的學習。這種現象在一些"好學生"中并不鮮見。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合作增強、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對人的素質的要求,不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也需要有健康的體魄、充滿活力的精神和廣泛的交往能力。兒童通過體育鍛煉,特別是參加那些自己喜愛和擅長的運動項目,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得到美妙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滿足感,融洽與伙伴的關系,形成一種與他人親和、合作的習慣。而且在相當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有對合作精神和責任心的要求,這也是當代獨生子女一代所欠缺的。體育運動把具有相同愛好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在共同活動中通過互學共進去溝通情感,增加友誼;通過大家合作的共同力量為集體爭得榮譽;通過個人奮斗達到理想的目標……有利于使他們的精神得到升華,為適應未來的社會打好基礎。
從培養道德規范的意義上說
體育運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必須確立明確而細致的各種行為規范,如體育精神、體育道德、體育作風、體育規則。這些規范在少年兒童進行的體育活動中對其行為同樣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但由于這些規范是在運動中出現的,參與活動的孩子往往樂于接受。所以說,體育運動不僅可以為少年兒童提供社會生活所需要的行為能力、行為方式與規范,而且使他們學習到社會生活領域中的一般規則。同時,還能培養他們尊重權利、履行義務的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理解公平競爭的含義。
總之,體育運動對少年兒童來說,早已不是傳統觀念中的簡單的跑跑跳跳。現代體育觀所倡導的生理、心理、社會能力綜合發展,也正是兒童成長所必需的。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首先要關注的是提高他的健康素質,體育尤其不該成為家庭教育的"盲點"。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