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7 12:40:50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 說課稿
一路摸索,一路追尋,到底怎樣的課堂對于低年級來說才是最有效的?面對紛繁多樣的觀點、眾說紛紜的意見,有時,我們真有點迷茫、困惑,一時找不到方向。這次的聯盟活動就像一場及時雨,解渴,過癮,讓我們心里亮堂堂的。
立足文本進行語言實踐,扎扎實實的文字訓練,這才是真正有效的語文課堂。
聽林老師的《畫家鄉》,我看到了大量的訓練點:從句式的運用,規律詞的掌握等方面,林老師結合文本做了精心的預設,可見林老師對文本解讀是下足了功夫,給同教一年級的我做了一個良好的典范。
一、詞語呈現,富有規律。
復習導入環節中同類詞組的呈現,有助于低段學生識記,便于積累。低年級新生中有低些學生語感較差,輕重音難以掌控,朗讀起來也就怪腔怪調。尤其是輕聲問題更嚴重,學生讀輕聲不但不輕不短,反而讀得又長又重,所以對于最后一組輕聲詞語“那么、孩子、稻子、棉花、濤濤”的教學,林老師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每一個孩子掌握好這些詞語的讀音,徹底掃清字詞障礙,扎扎實實地從讀好一個詞過渡到讀好一句話,方法雖然比較簡單,但可見其課堂的樸實、有效。
二、句式訓練,扎實靈動。
這節課中重點句式““那么…那么…,又…又…”的朗讀與運用,貫穿閱讀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充分感受那浩瀚的大海、遼闊的平原、連綿的群山、茫茫的草原,還有一座座現代化的城市。這樣的教學設計不由得讓我們眼前一亮。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善于模仿,但他們的原始知識積累少,具體表象少,對事物缺乏認識,缺乏事物之間的聯系,如果學了句式馬上用文外的內容進行語言文字的運用,可能難度會比較大。而林老師在這里卻能恰如好處地挖掘文中的內容進行句式訓練,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很好的鞏固了此句式的運用,且富有層次性,使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他們對這種句式的印象。而且林老師對于同一句式的訓練,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拓寬學生的思路,豐富說話的內容。
讓我們的語文實踐構建有效、扎實的語文課堂成為我們追尋的目標,我們將通過不斷的思索、實踐得以收獲.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