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6 23:18:57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小學階段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記敘了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贊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課文內容深入淺出,值得挖掘品味。
學生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獨立學習、理解課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問,并主要采用分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自行理解課文內容提問,并主要采用分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自行理解課文,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針對學生喜歡動手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讓他們用橡皮泥和其他簡單工具自己“開鑿隧道”,在“人”字形鐵路上開火車,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得到啟發。
設計理念
1、在學習活動中,學生不是被動、消極的,不是書本的奴隸,不是教師的“應聲蟲”,而是具有個性的、主動活潑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個體。教師和學生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主動地發展,課堂才不是一潭死水。
2、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中的“引路人”。組織課堂教學不是包辦代替,不是機械控制,不時越俎代皰,而是重在激勵、妙在點撥、貴在引導、巧在開竅,使教學過程收放自如、開合有方、快慢有度、動靜有節、訓練有序。在這節課中,我更注重教師點撥的藝術性和點撥的實效性。
3、新頒的各科課程標準中幾乎都無一例外地提到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能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學習以及表現自己的機會。開展合作學習,可以化整為零,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得到鍛煉,讓學生爭論、交流,這樣會造成心靈的磨擦、智慧和沖撞,長期堅持,學生才能逐漸學會學習。
4、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脫節,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背離,這是當前我們學校教育的一大弊端。對語言而言,這種現象會極大阻礙學生能力的提高。因為生活中有語文,語文中有生活,教師要重視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技能、理論運用到各種實際活動中去,把知識學活、用法,不僅懂得理論,更要會操作。
教學目標:
1、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理解課文是怎樣一層層表達中心思想的。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誘導質疑、嘗試挑戰自我
1、導入新課
課件演示,提問:大家知道這條鐵路叫什么嗎?演示講解這條鐵路是連接西北和華北的交通要道。自由評價京張鐵路。
板書:京張鐵路 完全第一條《詹天佑》
2、鼓勵質疑
提問你有什么疑問?
設計思路及應用分析:出示京張鐵路圖,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
讓學生感知京張鐵路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出示詹天佑的頭像。使學生獲得知識,出示第七自然段內容。
二、初解大意,自悟解釋現象
1、初讀課文,理清層次。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最令你感到振奮的地方是什么?
提問:回憶修筑過程的三個階段。
課件演示。指名讀。
教師歸納問題。
2、指導學法。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掌握了哪些閱讀方法?
設計思路及應用分析:展出問題,使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明確問題。
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思考、討論。
拋磚引玉,引出重點段。
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思考、討論。
三、衡量討論、參與權衡意見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同學們準備用什么方法學習?
生分組討論,學習各部分。
四、溝通碰撞交流補充自悟
生匯報讀懂和沒讀懂的問題。
動手開鑿(中部鑿井法)
動筆畫畫(“人”字形線路)
設計思路及應用分析:扣住重點詞語啟發學生思考,挖掘出字里行間蘊含的深意,這樣能加深學生的理解,體會詹天佑的品質。
五、深究實踐,嘗試應用技能
為什么這樣認真、精益求精地地工作?他是怎么想的?(課件演示)
“否則”是什么意思?這里指什么?從詹天佑說的、做的和想的能說明什么?
1、指導朗讀
回憶以往教師是如何指導朗讀的(有感情、重音、停頓)。小聲練讀。
齊聲讀。
2、總結中心。
這個偉大的故事所發生的年代是清朝末年,那時國力衰敗,修建鐵路既有壓力,又有困難,詹天佑為什么有成功?(總結課前四個問題)
大家在今后的作文中也要學習本文作者的寫法。
設計思路及應用分析
出示實物模型,生動形象,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根據自己在新聞記者時獲得的知識進行判斷,不僅能了解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而且能夠激發學習興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