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失敗時怎樣教育
來源:《怎樣做·好父母》叢書 文章作者:錢詩金,錢麗 2009-09-23 09:13:11
你會改變的
1、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
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就應鼓勵說:你會改變的!
2、學會用這句話激勵孩子:
一次考試,凱西考得很不理想。于是,她一進門看到媽媽就大哭起來,很傷感地說:“媽媽,這次我考得很不好。”看著女兒這個樣子,媽媽第一次大吃一驚,感到女兒太脆弱了,經不起小小的挫折。
于是,媽媽從孩子的心理角度出發,沒有說一句責備的話,而是誠懇地安慰她:“凱西,沒關系!這次考不好,還有下次呢,你會改變的!關鍵在于你錯在什么地方,這些地方是你不懂,還是因為粗心?”凱西傷心地說:“語文的文章分析是我不懂,數學是我粗心了。”聽了女兒的話,媽媽讓孩子把眼淚擦掉,說:“凱西,來,媽媽幫你一起糾正,好嗎?”凱西點了點頭。于是,媽媽把她的語文考卷拿出來,要她反復讀幾遍,熟悉文章內容,然后幫助她分析一些問題。女兒一下子就做出來了。接著,媽媽又幫她分析數學考卷。完了,媽媽告訴她,眼淚是無用的;一次考不好沒關系,關鍵是弄清楚錯在哪里,為什么錯,直到弄懂為止;再則,以后學習還要認真,考試時要看清題意,爭取下次做得更好!
通過這件事,媽媽使孩子明白了:人應該學會勇敢地面對挫折,面對失敗,更應該找出失敗的原因,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些孩子由于心理年齡特征和各方面的能力所限,常常難以達到成年人的高要求,因而受到成年人的否定。孩子屢遭失敗,不僅使孩子得不到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體驗,還會產生持續失敗的挫折感,會慢慢積累“我不行”的消極情感體驗,使孩子由經常的自我懷疑而走向自卑,由厭學而變成厭世。
好家長就應該設身處地地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照顧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成年人預先設計的軌道成長。所以,家長千萬不要硬性地對孩子提出過高的期望和要求。
其實,在生活中,讓孩子適當地承受一些失敗是很必要的。作為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失敗的可能;但失敗并不可恥,更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了不敢面對,不去改正不足。
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往往是只看到了失敗的一個方面,把它看成是丟臉的事,卻忽略了失敗的價值和意義。父母應該有“失敗即教育”的意識:孩子失敗了,但是他獲得了“痛苦的體驗”,將來就知道如何去避免失敗;同時,他也有了挑戰困難的契機。孩子從失敗走向成功的過程,就是一個鍛煉自身、慢慢成熟的過程,他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來。所以,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失敗了沒關系,你下次會做得更好!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