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0 23:05:0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便計算的方法,并能根據數的特征靈活的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計算。
2、通過簡便計算的推理過程,提高學會應用公式進行簡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獨立口算
“練習四”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體進行校對,接著讓學生說出各組數的特點:第一組最基本的步驟是5×2,第二、三組分別是25×4和125×8。看到這些計算結果,你想到了什么?
(二)啟迪計算
從口算訓練引入,揭示課題--乘法中的簡便計算練習。接著老師提出目標。
(三)分層訓練
1、應用乘法結合律為主的簡算。
教材第3題:用簡便方法計算。
4×(19×50)250×3640×2×75×5
(8×16)×125125×4825×6×40×3
先審題,說一說哪幾道是同一類型的題目,分別怎樣計算?
討論后由學生同桌合作,各選擇每一組中的一組進行計算,完成后相互批改。
2、運用乘法交換律的簡算。
課本第2題,用簡便方法計算。
由學生獨立完成,比一比哪一組全對的同學多。學生完成
后檢查并自批。教師巡視糾錯,最后校對,評比哪一組全對的人數多。
3、小結反思。通過以上兩組乘法中的簡便計算,你認為已學
的乘法中的簡算有哪些特征?依據是什么?
回答問題時同學之間互相補充。回答2時學生口答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文字敘述和字母公式。
回答后再讓學生根據簡算特征編幾道可簡算的題目。
4、綜合應用
在第三步編題的過程中,教師再問在連加和連減中我們還
學到過怎樣的簡便計算?讓學生舉例,并說出依據,如324-127―173,428―(128+253),484+347+216+453,教師板書學生的算式,然后學由學生口算出結果并說出依據。
獨立完成第4題,并補充:計算24×13×50。教師巡回糾錯,校對時重點講評:125×32×5
=125×(8×4)×5
=(125×8)×(4×5)
=1000×20
=20000
補充題學生可能會計算成24×13×50=(24×50)×13=1000
×13=13000。學生指出錯誤并訂正后,教師講評計算時一定要注意數據的特征與變化,不能想當然的做。
5、應用題,
課本第5題。
學生讀題后獨立完成,教師巡回輔導后進學生,完成快的
同學說一說思路,完成后指名學生說一說思路和簡算的依據,列式為24×5×20=24×(5×20)=24×100=2400或直接列為24×(5×20)。
(三)總結
今天這節課重點練了哪些內容,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四)作業
《作業本》[12]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