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0 21:26:46
教學內容:
新課程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85頁例5。
設計思路: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規律進行探究活動是這節課設計的主要特點之一。先讓學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另外兩個角是什么角,再設疑讓學生判斷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角是直角,引出課題。接著讓學生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學生通過用量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大約是180°(存在誤差),再引導學生通過剪拼、折拼的方法發現:各類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角。再利用課件演示進一步驗證,由此獲得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接著引導學生理解將一個長方形按對角線剪成兩個直角三角形,讓學生發現可以用360度除以2推算所有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一系列活動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轉化”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科學試驗的態度,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接著向學生滲透數學文化。最后讓學生運用結論解決實際問題,練習的安排上,注意練習層次,共安排三個層次,逐步加深。整堂課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明白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材分析:
依據是《新課程標準》(實驗稿)。新課標中,分兩個階段分層寫進了“三角形內角和”:1、在第二學段“幾何與圖形”第七條中說:“通過觀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內角和是180°”;2、在第三學段“空間與圖形”第4條第3點中說:“利用同位角、對角相等的基本事實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特征。本課是安排在三角形的概念及分類之后進行的,它是學生以后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及解決其它實際問題的基礎。教材很重視知識的探索與發現,安排了一系列的實驗操作活動。教材呈現教學內容時,不但重視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為教師靈活組織教學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沒有直接給出結論,而是通過量、算、拼等活動,讓學生探索、實驗、發現、討論交流、推理歸納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學生分析
1、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探索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或技能)基礎。如掌握了銳角、直角、鈍角、平角的概念;知道直角或平角的度數、會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數。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知道他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認識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根據角分,有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已經知道了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2、學生的起點。已經有不少學生知道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的結論,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教學目標:
1、通過量、剪、拼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2、在操作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3.使學生有科學實驗態度,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發現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教學難點:用不同方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學生準備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各一個,長方形。剪刀、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導語
師:第幾次來這里上課?在這里上課和在教室有什么不一樣嗎?
(交代話筒的分布)
今天有很多聽課的老師都想了解你,能向老師介紹你自己嗎?
你介紹了自己的姓名
你介紹的內容更豐富了,有姓名、歲數。
你的聲音很響亮,有更響亮的嗎?
看來我們虹橋鎮一小四一班的同學真的很棒。
可以上課了嗎?上課。同學們好
我們先來猜個謎語,請大家齊讀一遍。
猜謎語:(課件)
形狀似座山,穩定性能堅
三竿首尾連,學問不簡單(打一幾何圖形)三角形(板書)
1、小游戲
猜三角形(課件)
師:這個三角形的一部分被長方形給遮住了,你知道這是什么三角形嗎?
師:被遮住的兩個角是什么角?
生:兩個角都是銳角。
師:如果有人說被遮住的兩個角中還有一個角是直角,你們覺得對嗎?為什么?
(這個環節容易忘記)
生:在一個三角形里面不可能有兩個直角
生:這樣就不是三角形了
生: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如果有兩個角是直角,另一個角不是沒有度數了。
(讓學生拿出直角三角板上來說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2、引出課題
這就是三角形里角的奧秘,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有關三角形角的知識”三角形內角和“。(板書課題)
二、探究
1、三角形的內角、內角和
(1)三角形內角(課件)
三角形里面的三個角都是三角形的內角。為了方便研究我們把每個三角形都標上內角∠1、內角∠2、內角∠3。
(2)三角形內角和
師:內角和指的是什么?
生: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度數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
2、猜一猜
師: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師: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嗎?
生:是。
生:不是
預設1師:大家意見不統一,我們得想個辦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驗證呢?
預設2師:可以用什么方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生:量一量。(量角器)
師:用量角器度量,你能說的更明白一些嗎?
3、量一量
(1)出示要求(課件)
師:(我在信封里為大家準備了三個不同的三角形和一張表格)三個三角形和一張表格,四人小組合作,你們覺得怎樣分工度量的速度會最快?
生:每一個同學量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度數另一個人記錄。
師:量的同學:量出的每個角的度數,把每個角的度數寫在三角形里面。三個角的度數都量好后,再匯報給記錄的同學登記。(還要在實物投影上例舉)
師:記錄的同學:要監督小組其他同學量的是不是很準確、真實,不能改掉小組成員度量出來的數據。(開始)
量一量、算一算不同類型三角形內角和各是多少度?
(2)小組合作探究
(大部分的同學已經量好了。沒有量好的小組,先停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其他同學的測量成果。我這里收集到了兩個小組的測量記錄表,這張是那個小組的?請這個小組的組長帶上三個三角形上來給大家介紹他們組的測量情況。請你給大家介紹你們組測量的三角形的形狀,每個角的度數和內角和是多少?)學生匯報的時候教師板書。
(3)匯報交流
測量記錄表
三角形的形狀
每個內角的度數
三個內角和
(實物投影)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
學生的匯報中可能會出現答案不是惟一的情況。如180°179°181°等
(板書)
(分別對這幾個數進行統計)
我們來統計測量出來是多少度的同學最多。例如、179°的有2人,
180°的有13人,181的有1人等等。(度量結果是181度的同學請舉手,179度的請舉手,還有不一樣的嗎?)
師:觀察這些測量結果你能發現什么?
生:都在180°左右。
生:從大到小的順序。
4、剪拼、折拼
(1)剪拼、撕拼
(學生的注意力要集中)
預設1師:用度量的方法驗證,得到的結果不統一,有沒有比度量更精確的驗證方法?(讓學生多思考),也就是不用度量你能用別的方法驗證嗎?
預設2師:不著急,看黑板(板書),內角和就是(~~)
生:就是把內角合并在一起。
度量的驗證方法是分別量出每個角的度數,分成單個研究。
如果把三個角合在一起考慮呢?你還有什么驗證方法?
求三角形內角和就是把三角形的三個角和起來考慮問題,三個角和起來是什么角?三個角和起來是多少度的角,你有辦法嗎?
預設3師:如果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180度的角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平角
把三角形的三個角拼起來是不是一個平角?
有什么方法能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合并在一起?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