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10 21:14:58
一、教學內容
位置與方向屬于“空間與圖形”里的“圖形與位置”。它的內容是在第一學段學習基礎上的擴展和提高,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和描述簡單的路線圖。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初步能從方位的角度,更全面的感知、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空間觀念。
“圖形與位置”在實驗教材中的編排結構如下:
冊數
標 題
具 體內容
一下P1
第一單元 位置
上下前后左右
位置(用兩個條件確定)
二上P67
第五單元 觀察物體
簡單的三視圖(實物)
三下P2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
八個方向及描述線路圖
四下P17
第二單元 位置與方向
用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位置及描述線路圖
五上
第三單元 觀察物體
三視圖(規則圖形)
六上
第一單元 位置
坐標
學生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和在平時生活中積累的一些感性經驗,已經能夠根據上、下、左、右、前、后和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并能夠通過第幾行、第幾列來確定物體在平面內的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和距離來認識事物,發展空間觀念。
本單元具體編排了4個例題:
例1
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例2
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位置。
例3
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例4
描述并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二、教材編寫特點及重難點
1、注重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從前面的教材內容安排可以知道,本塊知識的學習是以二冊的“用兩個條件確定位置”和六冊的“八個方向”為基礎的,同時又結合了“角度”來確定平面上的位置,它包含著“*極坐標”的思想。學習前要先讓學生回顧用八個方向來描述物體所在位置,能夠熟練地說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以及讓學生用“第幾行”、“第幾列”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2、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了解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選取了現實生活中的素材,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作用和價值,這是教材編排的本意。如,通過“公園定向越野賽”的活動情境,引出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讓學生知道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但是,在活動前應先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公園定向越野賽”,或者了解“定向運動”:定向運動就是借助地形圖和指北針,按規定的順序到訪地圖上所指示的各個點標,以最短時間到達所有點標并到達終點者為勝的一項體育運動。定向運動是一項健康的戶外運動、是一項人與自然融合的運動、是一項挑戰自我的運動。在運動中人們有回歸自然,身心放松的良好感覺。定向運動通常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里進行,也可在環境優美的校園里進行。
3、提供豐富的活動情境,使學生在操作中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
學生在第一學段時,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空間與位置”的知識和經驗,形成了一定的空間感,他們對空間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斷提高。因此,教材在編排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創設了許多便于操作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例如,讓學生在平面圖上標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根據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等活動(可以采用自己學校的格局或街道的格局),使學生在比較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3、通過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空間能力、生活技能。
四、教學建議:
1、教材選取與生活相關的學習素材,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這塊知識是有趣、并富有挑戰性的。
2、注意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體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向。
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其實就是極坐標的思想,學生開始不習慣,所以要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體會用這種方法判斷物體位置的優越性并掌握其方法。
3、注意說明單位長度的含義。
本單元在確定物體的距離時,經常用單位長度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如一段表示50米等,兩地之間的距離用幾個單位長度來表示。因此教學時要注意說明單位長度的含義。
五、課時劃分
本單元可以劃分為4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P18例1P20練習三題1、2
第二課時:P19例2P21練習三題3、4
第三課時:P22例3P24練習四題1、2
第四課時:P23例4P25練習四題3、4、5、6
第一課時
1、教學內容:P18例1P20練習三題1、2
2、教材分析及重難點
本單元以“定向運動”引出單元內容的學習,并以此貫穿整個知識塊。而在我們生活中,“定向運動”的相關知識并沒有過接觸,學生不了解什么是“定向運動”。因此,在課前,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收集、了解有關“定向運動”的資料,教師也需要做相應的準備。
例1的學習是讓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時,可以與主題圖的教學結合進行,通過情境使學生明確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活動中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索。
做一做呈現了小明家附近幾處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圖,通過方向與距離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
練習三第1、2題是相應的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練習。
教學重點:
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3、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教學建議
在教學例1時,教師們要明確指出:在說具體位置時,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向。--靠近哪個方向就把那個方向放在前面。(例1圖)
練習三第1題,(圖)教師不能提高要求,只要學生能說出是“()在()的()偏()方向上”就可以了。原因有二:(1)地圖上所標出的城市比較集中,學生在度量時誤差會比較大,度數便不好說;(2)這是一張球形的地圖,是立體的,無法用測量平面圖的方法準確量出度數。
第2題教材提供了句式,教學時還可以讓學生量出度數,更精確的確定位置。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