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5 19:00:20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語文
語文課上,師生在研讀《船長》(蘇教版語文第十一冊教材)第三自然段時,一女生突然發言:“我覺得哈爾威船長在?帷”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打亂了教師的預設。但見教師靈機一動,反問學生道:“同學們,你們說說哈爾威船長真的在‘?’嗎?”一男生馬上舉手說:“不是的,他是把自己給忘了,在最危險的時刻,他想到的是救別人,一點也沒有想到自己,所以說他是真英雄。”那女生馬上反駁道:“船上連船長共有61人,‘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是船長故意說的,再看文章最后一句這樣寫:‘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就是說船長想成為英雄,所以我認為船長在?。”
顯然該女生的思維是活躍的但是“船長在耍酷”的觀點是錯誤的。如何讓學生來理解這時船長的果斷與忘我精神呢?老師來了個簡單的辦法:讓學生進行舉手表決。結果使人們大出所料的是全班只有2個學生認為船長把自己給忘了,其余都認為船長在?。
船長真的在“?”嗎?這時,老師說:“同學們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充分說明我們學生思維的靈活。你們可以有你們自己的理解,我不反對,不過老師也有自己的理解,你們看怎么樣:客輪遇險以后,船長想到的是60個人的安全,惟獨沒有想到自己,這60比1的對比,揭示了他忘我的品質;在人們混亂時,船長站長指揮臺上,大聲命令,突出了船長的鎮定自若,臨危不慌。他已做出最壞的打算,他是真正的男子漢,真英雄!”
部分學生仍在竊竊私語,低聲地互說著自己的想法。
老師和學生很順利地進入了下一個教學環節。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閱讀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這充分說明對理解的多元解讀。但是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并不是說凡是學生說的都對,都得肯定。否則,學生還需要老師教育 與引導了嗎?正因為學生的認識還是很膚淺,學生對事物的理 解還處于朦朧狀態,所以學生更需要的是教師的正面指導。 “耍 酷” 和“忘我”反映出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物品質。這涉及到價值觀的問題。怎樣看待船長的言行關系到學生對價值觀的認識問題。教師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對的,但總不能無原則的認可。船長的行為在這里顯然是英雄壯舉,在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靈魂。他簡直來不及什么思考,心里裝的是全體乘客和船員的安全,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是多么崇高的品質!在這里應毫不含糊地讓學生通過前后課文語言文字的解讀、通過深情并茂的朗讀來認識、來體會。盡管老師把自己的觀點表達了出來,但這僅是老師的理解,不能代表學生的理解。在是與非的判斷上,我們決不能模棱兩可,必要的時刻還得“灌輸”給學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