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4 21:34:00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 復習 一年級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提高計算能力;
2、讓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減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
3、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作用和樂趣。
教材分析:
例3“放學以后”用一幅公園的大情境圖,提供了許多數學信息,為教學準備了豐富的背景材料。其中有13個小朋友捉迷藏,6個小朋友是捉的,求藏起來的有幾人。還有8個女同學和6個男同學做丟手絹游戲和16人踢球,來了9人的語言交流場面,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計算。此幅綜合情境圖實際是按三個層次安排的:一是給出條件問題完備的應用問題,借助情景讓學生理解意義進行計算,如捉迷藏;二是給出明確的信息、數據,再由學生提出問題后,理解意義進行計算如丟手絹游戲和踢球的人;三是由學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數學信息,自己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1、開放數字
2、開放條件
3、開放素材
當然,這里的開放數字、開放條件都是開放素材的一部分,但從層次上說是可以這樣安排的。
開放數字:
13個同學玩捉迷藏,這里有()人,藏起來幾人?
開放條件:
出示丟手絹圖,請學生自由列式。
開放素材:
給學生整幅圖,讓學生自由組合,有理由的都可以。
對于含有大信息量的圖,我們應該給予學生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能充分的發揮創造想象力,孩子們會常常讓我們驚喜。
練習四第1題。
這也是一個情景圖,建議在教學時只出示圖,不出示文字,讓學生自由了散思維,從多角度說出數學問題并解決這些數學問題。
第2題是結合情景圖的計算練習
第3題是計算題,教師還應當根據學生的情況適當再加大練習量。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P20做一做和練習四第4--7題。
教材分析:
書上這幅情景圖也是包含了大量信息的圖,并且有很強的開放性,像前面情景圖的處理,只要給學生空間和時間,相信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練習四第4題
我認為可以給數學開放,達到一題多用的目的,另外可以用生活中的問題來補充,或讓學生編生活中的用數學。
第7題又是一道開放題。
4、第四塊:整理和復習。
整理和復習的意圖是把本單元學過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和用數學進行一番回顧和整理,以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在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部分安排了三項內容:第一,系統呈現“20以內退位減法表”,讓學生從整體上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36道題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初步感受到它們的排列是有規律的;第二,引導學生找規律,用小精靈的對話和提問題的方式,使學生體驗到橫看、豎看算式排列是有規律的,得數也是有規律的等。由于在第一冊的時候學生已經接觸過這類找規律的表格如10以內的加法表,因此這里可以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放手讓學生自主發現里面的規律,培養整體觀察能力、概括能力;第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發現重新排出一個減法表。一方面啟發學生創新,另一方面從多角度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規律,培養探索的樂趣。
練習的最后是一道思考題,“一隊12個男生,每兩個男生之間插入一個女生,問可插進多少個女生”。意圖是讓學生借助親身的經驗或通過擺弄學具,弄明白其中的數量關系,積累解決復雜問題的經驗。可以先讓學生根據題中提供的信息,明白圖里所表達的意思,再進行獨立思考,想不出來再擺一擺學具,最后交流想法,初步理解思考這種題目的基本方法。
新教材,也只是相對于老教材來說觀念比較新、內容比較新,但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沒有一樣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教師也要認清這一點,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創新的精神和創新的意識。這里,我想倒要提倡“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甚至想著更遠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