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3 21:28:36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找規律 教案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P88-89
二、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條、各種圖形若干個、彩色筆等。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教材上的主題圖變化單一,都是兩種顏色相互交替、順向排列的直線型,對于這樣的規律,學生早已經掌握,因此學習興趣也不大,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此,我大膽地拋開主題圖,為學生提供難度不同的材料,以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把自己心目中的規律擺出來。這樣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成有選擇地展現他們的作品來展開教學,這樣課堂會更加豐富。基于這樣的理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數學活動,發現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圖形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
四、教學過程
(一)感知規律
1、引入
師:你知道這節課我們上什么內容嗎?對(板:規律)你認為什么是規律?想到什么說什么?還有不同理解嗎?還有誰想說?
師:看來,小朋友對規律都有所感覺,那么就請你把你心目中的規律表示出來。每個小朋友都有一袋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圖形,請你利用這些學具擺出你心目中的規律。
2、學生動手擺。
3、反饋
師:老師收集了幾條。我們一起來看看,你認為有規律嗎?(給予判斷)
(1)○○○○○○○○
你認為它有什么規律?
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出。這組圖形顏色有規律。都是按紅、黃這樣顏色依次不斷重復出現,而且至少重復出現了3組。像這樣就說它有規律。
(2)□△○□△○□△○□△○
這條有規律嗎?規律是怎樣的?
讓學生發現這組圖形,不但顏色有規律,形狀上也有規律,并且讓學生明白是把哪幾種形狀或哪幾種顏色看成一組?
(3)出示一條沒有規律的學生作品。
師:現在來看看這條,你有什么想法?
生:沒有規律。
師:你能把它變成有規律嗎?那么它規律是怎樣的?
(4)老師這里也有幾組圖形,看到這些圖形你想說什么?它的規律是怎樣的?接下去應是......?
(5)這組有沒有規律呢?又是怎樣?(方向)玩具貓的不同位置擺放,那么這里的玩具貓又該怎樣放?(說出中間一個玩具貓的擺放位置)說說你的想法?
小結:看來,我們不但從顏色、形狀上發現它的規律,還能從方向的變化中找出規律,接下來讓我們輕松輕松,做做課間操。好我們跟著音樂做(操的動作以及音樂的節奏都有規律)做好后思考:從剛才的做操中還發現什么?
(二)欣賞規律
師:動作也有規律,看來規律就在我們身邊,今天老師也采取了一些,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演示)
1、聽:你聽見了什么?鳥的叫聲有規律。
2、看:(1)雨傘的圖案有規律。
(2)衣服的圖案有規律。
(3)學校的地磚有規律。
師:你看,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還真廣泛,有規律的事物還能給我們生活帶來美的享受。
(三)創造規律
1、師:你會創造一些新的規律嗎?下面請你從學具袋中選擇一種材料進行創造,你可以用圖形在紙條上擺一擺,也可以在白紙上畫一畫,或者你也可以什么都不用,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規律,比如:動作、聲音......
要求:先想好你要創造什么樣的規律,再動手,看誰創造出的規律有創意、有價值。
2、學生創造
3、展示交流
仔細觀察這些,你認為有規律嗎?規律是怎樣的?
4、讓規律動起來。
比如將原有的規律加上表情、動作、聲音。
總結:你看,小朋友多厲害呀,創造出這么多的規律,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規律等著你去發現,請你做個有心人,回家找一找,把你找到的規律與你的爸爸、媽媽分享!
(五)教學片段實錄:
感知規律
反饋:
師:老師從小朋友那收集了幾條,我們一起來看看,你認為有規律嗎?
師:我們先來研究第一條,你認為有規律嗎?
(1)○○○○○○○○
生1:有
師:你認為它的規律是怎樣的。
生1:紅、黃、紅、黃......
師:誰聽明白他的意思?
生2:小圖片擺放的顏色都是一紅、一黃這樣擺的?
師:哦,你們的意思是說他擺的顏色上有規律,是按什么順序出現?
生:一個紅一個黃。
師:如果這張紙有足夠長,接下去應該是什么?
生1:紅、黃
生2:接下去都是按一紅一黃擺放的。
師:對極了,都是按紅、黃這樣依次不斷重復出現,如果給它分分組,把哪幾種顏色分為一組?
生:紅、黃兩種顏色為組。
師:這里有幾組?后面還能繼續擺嗎?
生1:一共有4組。
生2:后面還是一個紅,一個黃,接下去都一樣。
師:對了,像這樣重復出現,我們說它是有規律的。這組圖形的顏色的擺放就是有規律的。
(2)□△○□△○□△○□△○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同學擺的,有規律嗎?
生1:有規律,都是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生2:都是先一個正方形,一個三角形,再一個圓形,后面都是這樣的。
生3:還有它顏色上,正方形都是紅色的,三角形都是黃色的,圓形都是藍色的。
生4:顏色上都是按一個紅、一個黃、一個藍這樣往下擺的。
師:小朋友,眼睛真亮,觀察真仔細,這樣看來這組擺放不但形狀上有規律,顏色上也有規律,那你能繼續往下擺嗎?
生1: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生2:不是,應該是紅色的正方形,黃色的三角形,藍色的圓形,后面都是按這樣的順序出現的。
(3)師:你說得真棒,那么來看看這組:
○○○○○○○○
你有什么想法?
生:沒有規律
師:你能把它變成有規律的嗎?那么它的規律又是怎樣的?
生:○○○○○○○○
(4)老師這里有幾組圖形,看到這些圖形你想說什么?
生:有規律
師:它的規律是怎樣的?接下去應是......
生:后面都是
(5)這組有沒有規律(玩具貓的不同位置擺放)?
生1:有,中間應該是倒著放的叮當貓。
生2:都是一上一下擺放,
師:看來,我們不但能從顏色、形狀發現它的規律,還能從方向的變化中找出規律。
(六)教學反思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系是《標準》的重要理論念之一。課的一開始,我開門見山,直接了當。今天學的是規律,你認為什么是規律?你想到什么說什么?把你心目中的規律擺出來。通過這擺一擺,不但牢牢地把握住了一年級小朋友的好動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親自動手,充分暴露了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清楚地了解了學生的知識起點。
把自己心目中的規律擺出來后,這些是不是都有規律呢?在反饋這一環節,充分利用學生所生成的資源,做到取之于學生,又用之于學生,面對學生的作品,自主展開質疑、辨析,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在一輪又一輪辨析解析中學生們的思維在一點一點的提升,使他們的經驗系統化,也比較深刻地感知了規律,課堂真正成了學生展示自己個性的舞臺。
2、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蘊含著許多數學教學資源。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欣賞規律這環節,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有用的,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體現了“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也培養了學生發現和欣賞美的能力。
3、給學生充分的創作時間和空間
在課的結尾,給了近十分鐘時間讓學生自由創作,給了學生足夠的創作空間,有的在按規律特色,有的在畫有規律的圖案,有的把珠子有規律地串成一串,還有的用各種動作來表示規律等等。這樣不但加強了學生對規律的體驗和感知,極大地調動了思維活動,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了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
注:此篇教案曾在2005.4在平陽縣青教會暨骨干教師研討會上做過課。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