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3 16:09:08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復習 教案
〖教學目標〗1.通過對100以內加減法、統計、有關購物活動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的整理與復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有關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2.通過對學過知識的回顧與反思,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認真反思的意識。3.通過學生回顧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與進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看,我們的智慧樹上又結出了新的果實。說一說是什么。(電腦出示智慧樹圖。)
生1:100以內加減法。生2:統計。生3:購物中的數學。
師:每個果實中都有一些問題,把其中的問題全部答對就能得到智慧果實。大家齊心協力,得到這三顆果實,好嗎?(評析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從學生感興趣的“摘智慧果實”出發,創設情境,將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寓于生動的游戲之中,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
(二)學習新知
1.活動一:學到了什么
(1)師:我們先闖第一關。
點擊智慧果“100以內加減法”,電腦出示:25+2165-2225+2765-29
①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計算方法,與大家交流。②比較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③計算。
59+827+2599-3831-2463-938+4650-2377+2388-5543-3412+963+36
師:計算后,想一想你打算將上面這些題分幾類?怎樣分?
生1:我們組有兩種分法,一種是分成兩類,加法一類,減法一類。另一種是分成四類,不進位加法分一類,進位加法分一類,不退位減法分一類,退位減法分一類。
生2:我把得數大的分一類,得數小的分一類。(這一分法引起爭議。)
生3:我認為這種分法不科學,不知道哪個是大數,哪個是小數。
生4:我也覺得不行,因為沒有一個范圍。
師:(問生2)你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嗎?(生2點點頭,表示贊同。)
師:分類的標準必須是確定的、統一的。我們幫他把這個標準完善一下。
生5:得數大于50的分一類,得數小于50的分一類。
師:這樣行嗎?(大家表示贊同。)
師:想一想,如果按分四類的方法進行分類,結果是什么?(學生說答案,電腦顯示。)
(評析教學中對每一道題都要用好、用到位,發揮應有的價值。該練習的設計,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進一步理解概念,有利于學生創新潛能的發揮和創新個性的形成,拓寬了學生的思路,促進高層次思維的發展。)
(2)點擊“統計”,電腦出示。
①根據近來一周的天氣情況,在圖中涂一涂,再回答問題。(教師出示搜集的近一周的天氣情況材料。)
②從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一周()天的天氣情況③哪種天氣多些?哪種天氣少些?④根據所作統計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點擊“購物中的數學”,電腦出示:教材86頁第三幅圖。
①算一算:用30元5角能買哪樣體育用品,并計算出應找回多少錢。②數學游戲:同桌兩名同學輪流進行。
A.轉轉盤,確定你有多少錢。B.出示活動一中的體育用品及價格,選擇你想買的東西,并算一算。
C.填寫下表。
你有多少錢
你想買的東西的價錢
找回多少錢
2.活動二:成長足跡
師:通過“摘智慧果實”的活動,我們把這一階段學習的內容進行了整理和復習。請同學們結合下面的提綱回顧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與你的同伴談一談。
(1)你還有哪些收獲?
①最滿意的一次數學作業。②印象最深的一堂數學課。③用數學解決了生活中的什么問題?
(2)你還有哪些問題?
生1:我印象最深的數學課是“跳繩”那一節。因為在計算62-48時,我是這樣算的:將48減掉8湊成整十數40,再用62也減掉8得54,最后算54-40=14。老師夸我的算法與眾不同,有創意,我非常自豪。
生2:(舉起自己的口算作業)我最滿意的作業是這張口算練習,因為這張練習我3分鐘做對了16道題,比原先多算了4道題,我覺得自己有進步了。
師:老師也為你的進步感到高興,大家鼓掌為他加油。(評析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生3:有一天,我和爸爸練自行車時,我發現前、后車輪都有16根車條,算了算一共有32根車條,我用到了學過的百以內的加法解決問題。
生4:昨天晚上我家包餃子吃,包了70個餃子,5個合子。我吃了7個餃子,3個合子;爸爸吃了25個餃子;媽媽吃了16個餃子,2個合子。我算出還剩下22個餃子。我是這樣算的:70-7-25-16=22。
生5:一天,我去超市,看到香蕉是每千克5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