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3 16:00:52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2.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發展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通過獨立思考、交流合作,培養創新思維和交流能力。4.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初步培養探索意識。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老師看到同學們課間都在跳繩鍛煉身體,下面我們來個跳繩比賽好不好?
師:咱們每個大組選一個代表,時間半分鐘,看誰跳得多。其他同學做裁判,把他們跳的個數記錄在這張統計表內。(教師出示統計表)
比賽開始,學生邊數邊記,熱情高漲。完成如下統計表: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18
27
53
36
師: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你能不能提出一些加法問題,并列出算式?
生1:一組和二組一共跳了幾下?算式是18+27。
師:誰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呢?
生2:一組和四組一共跳了幾下?算式是18+36。
生3:二組和三組一共跳了幾下?算式是27+53。
生4:一組、二組和三組一共跳了幾下?算式是18+27+53。
生5:4個組一共跳了幾下?算式是18+27+53+36。......
(教師選擇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題目進行板書:18+27,18+36,27+53,27+36。)
師:還有這么多的同學想提問題,下課后再跟老師說說好嗎?
師:剛才同學們都很愛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不同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先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指黑板上的問題),其他的問題,我們把他們存入問題銀行,以后再來解決。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獨立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師:我們先來解決18+27這一問題,算一算答案是多少。請每個同學先自己動腦筋想一想、算一算,然后在小組內說給大家聽你是怎么想的。看誰的方法多,誰的方法好。
2.全班交流算法
生1:我是這樣算的:18+20=38,38+7=45。所以18+27=45。
師:誰聽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釋一下嗎?
生2:他的意思是把27分成了20和7,先用18+20,再加上7,等于45。
師:與他的方法一樣的還有嗎?(有很多學生舉手表示相同)與他的方法差不多的還有嗎?
生3:老師,我的方法與他的差不多,我也是把27分成了20和7,但是我是先算18+7,又加20,結果也是45。
師:你們的方法一樣,只是加的次序不一樣。
生4:老師,我覺得我的方法跟他的也差不多,我的是把18分成10和8,8+27=35,35+10=45。
師:你聽得很認真,也很愛思考,你們的方法都是把一個數拆開,變成我們學過的兩位數加一位數或整十數。這種利用舊知識解決新知識的方法叫轉化方法。
生5:(著急地喊起來)老師,我的也跟他們差不多,他們是拆了一個數,我是拆了兩個數,18分成10和8,27分成20和7,10+20=30,8+7=15,30+15=45。
師:你真棒!能發現自己的辦法跟他們的差不多。還有與他們的方法不一樣的嗎?生6:我是用豎式算的。
師:請你到黑板上寫一下你的豎式,并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你是怎么算的。生6:(邊寫邊說)要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師:你講得真好,長大了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誰還有不同的算法?生7:我是先算20+27=47,47-2=45。
師:誰聽懂了?能不能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算呢?生8:他是把18看成20,用20+27=47,因為多加了2,所以再減掉2。
師:說得真有道理!生9:我的跟他的有點一樣,我是20+30=50,50-2-3=45。
生10:我想問一下,為什么又減2又減3?
師:誰聽明白了?誰來替生9回答?生11:因為他是把18看成20,多加了2,把27看成30,多加了3,所以要再減2減3。
師:你這個小老師當得真好,說得很清楚。還有同學想說與他們不一樣的方法嗎?
生12:我是用數小棒的方法來算的。生13:我是這樣想的,18是2個9,27是3個9,一共是5個9,五九四十五,所以等于45。
師:你真會動腦筋,你怎么能很快算出五九四十五呢?生13:我媽媽教過我乘法口訣。
師:你真愛學習,這個方法很巧,但只用于一些特殊的題目。
師:同學們,你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好方法!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進行計算。
(三)應用升華
1.師:下面,你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一算黑板上這幾道題。
2.出示課本“發新書”情境圖,讓學生明白主題圖的意思后,師問:“大家估計一下每人一本,40本書夠嗎?你怎么想的?”
生:夠,因為19接近20,18也接近20,20+20=40,所以夠。(然后讓學生通過計算進行驗證。)
3.出示課本53頁第3題“我們去春游”情境圖,首先讓學生明白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估算,然后鼓勵學生進行嘗試和探索,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的能力。
〖教學反思〗從課堂教學的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效果良好,體現了算法多樣化,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較好地體現了事先的教學設想。下面幾點感觸較深。1.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時空,還學生自主,學生的創造力將不可限量。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權利真正還給學生后,學生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放手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解決18+27到底得幾,學生想出了這么多種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學得更主動,潛能得到了更好地發揮。2.要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效地交流。在合作學習中僅僅充分交流是不夠的,還要引導學生彼此溝通和相互理解。教師應該不僅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而且要引導相互間的理解;不僅讓學生了解方法的多樣性,而且讓學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養優化意識。比如在課堂中用“誰聽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釋一下嗎?”“與他的方法差不多的還有嗎?”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進行比較、分析,在比較中深化理解,讓他們真正達到成果共享的目的。只有通過不斷地進行比較,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和碰撞,才有可能引導學生不斷調整并優化自己的計算方法,達到熟練靈活地計算的目標。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