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2 23:59:52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教學目標:
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
2、發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1、體會算法多樣化。
2、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數加減混合運算方法。
教學難點:準確計算加減混合算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大家都知道,乘車的時候會有人上車,也會有人下車。下面老師就帶領大家去看看2路公共汽車的情況。
(教師指導學生看圖)
二、新課探討。
1、了解圖意,初步估算。
師:(出示情景圖)大家從中知道了些什么?根據圖中的信息,大家估計一下,現在車上的人比56多還是比56少。
(生獨立思考后反饋)
師小結:同學們真不錯,肯動腦筋,從上下車人數的比較中可以估算出現在的人數比56少。這也是估算的一種方法。
2、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根據上圖,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重點解決下面這個問題:車上原來有56人,上車19人,下車27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師:誰知道怎樣列式計算呢?
生:可以56+19-27,也可以56-27+19
師:這兩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在解決乘車問題的時候,我們有兩種不同的方法,可以先加上上車的人,也可以先減去下車的人。
老師強調:這樣的算式叫做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這樣的算式的時候,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下面,每個同學都動手算一算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
讓學生展示計算的過程。
3、試一試。
學生用試一試的兩道題考考自己的計算。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的第1題。
學生同桌交流,然后集體反饋。
2、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相互評價。
四、總結。
這節課大家有什么收獲?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很多人喜歡坐車是隨手就從車窗往馬路上仍垃圾,這樣既不文明,又破壞環境衛生,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讓這種不良現象逐漸消失。
今天我當家
教學目標:
1、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能運用10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10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六月一日是什么節日?
生:......
老師聽出來了,小朋友們都非常盼望這一天的到來。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和笑笑在六一節這天準備干什么呢?我們去瞧瞧吧!
二、今天我當家。
1、初步觀察圖。
師:他們來到了超市,看到了琳瑯滿目的商品。你能幫他們介紹一下嗎?開始!
(同桌交流各種商品的價錢)
2、同桌交流、提出問題。
師:如果是你當家的話,你最想買些什么呢?根據你想買的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3、解決問題(一)。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提出了不少的問題考大家,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淘氣和笑笑提出了什么數學問題。板書:我們每人都有50元錢,可以買什么?還剩多少?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課堂作業本進行計算。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答案有很多種可能,只要學生的答案合理都應鼓勵。
4、解決問題(二)。
師:我們隨淘氣和笑笑在商店里逛了一圈,現在她倆的東西都買好了,我們一起到收銀臺看看。
(指導學生看圖)
學生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在價錢算對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判斷商品的合理性。
5、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最后一幅圖引導學生根據兩個數學信息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然后集體解答。
三、總結。
師:大家這節課的收獲不少,今后同學們可以選擇節假日的時間,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自己當一次家,然后把你的真實感受記下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