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9-02 21:16:39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課型:新授課授課時間:第周第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46~48頁,練習九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能較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3、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準備:教師:教學掛圖,課件;學生:人民幣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購物圖和乘車購票圖: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買東西要用錢,乘車買票要用錢......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緊密相關,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錢的知識。
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2、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幣?
3、出示第3幅圖,提問:“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錢是為了什么?”“你有零花錢嗎?”“你有存錢的習慣嗎?”
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朋友--聰聰和明明。他們要看一看我們同學誰學得最好!
二、探究新知:
1、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我國發行的第5套人民幣。(出示課件)
(1)仔細看,這些錢你們都認識嗎?
①區別新版和舊版:以10元為例。
分別出示新版和舊版的10元人民幣: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錢的?
這兩張10元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
它們可以用來干什么?
②區別紙幣和硬幣:以5角為例。
分別出示5角的紙幣和硬幣: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錢的?
這兩個5角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
出示5角硬幣:背面有什么?
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志。許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它,不要故意損壞它。
③教師任意出示一張大額人民幣,讓學生說一說面值是多少?
2、學習例1。
(1)每個學生先將課前準備的模擬人民幣進行分類,然后在小組交流各自的分類方法。
(2)教師展示:
①先展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按從小到大排列);
②在展示以角位單位的人民幣;
③最后展示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
(3)說一說:還可以按什么分類?(質地,數的大小,新舊版)
(4)讓學生數一數各類面值的人民幣一共有多少個,比一比哪種面值的人民幣品種最多?那種最少?
(5)說一說兩種1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幣的幣值是相同的嗎?它們的圖案、顏色各有什么特征。
(6)說一說幾種硬幣的面值,想一想這些面值的錢幣為什么要做成硬幣。
(7)觀察書上的人民幣和我們平時所見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
教師說明:像這樣,在人民幣的左下角有一道紅色斜線,這叫做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3、學習例2。
(1)師生做換錢游戲。
①教師出示一張2角幣,并提問:用1角幣來換老師的2角幣,應用幾個?
②教師出示一張5角幣,并提問:用1角幣來換老師的5角幣,應用幾個?
③學生在例2中上面兩題的空白位置上填數。
(2)繼續做換錢游戲。
①教師出示一個1元的硬幣,并提問:“你應拿幾個1角的硬幣才能換取老師手中1元的硬幣?”
②學生在自己在桌上先擺出1個1元的硬幣(或紙幣)?,再擺出與1元等價的10個1角硬幣。
(3)教師出示:
三、練習
1、做一做:
(1)第1題:讓學生同做換錢游戲加深對人民幣的單位元和角以及它們之間的十進關系的理解,同時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2)第2題:讓學生通過模擬購物活動,進一步掌握“1元=10角”的關系,同時通過對物價的了解感受1元的幣值。
2、完成練習九1--4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
課后小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