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25 09:24:00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六年級 語文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高年級的教學應該集閱讀、理解、思維、想像和創造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文的理解與感悟能力。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
2、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之間濃濃的情誼。
教學方法:
激趣--引導--思考--討論--感悟--遷移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語激情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回到了兩千多年前,來到孔圣人面前,和他共同生活了一天,同學們能不能概括這一天主要發生了什么事?
(主要發生了這樣兩件事:孔子在春天帶領學生到泗水河畔游玩,并且他用“水”來教育學生,還和學生們親密無間地談話,唱歌,跳舞。)
師:你們說的真好,說得流暢、具體。
二、自讀自悟,感受孔子人格魅力。
1、師引語:泗水河畔的美景讓我們心曠神怡!(泗水春圖)孔子的心情卻很不平靜。他凝望著歡快活潑的泗水河,陷入了沉思。那么孔子在想些什么呢?同學們,要想走進一個人的心靈世界,讀讀他的話,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讓我們憑借著孔子的話,走進孔子偉大的精神世界......
(多媒體:出示孔子論水語段。)
2、自由讀讀找找,孔子的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展開的?
(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板書)
3、師:孔子認為,水有四種精神,都是什么?
(生一邊匯報,師一邊板書: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
4、同學們,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那么,同學們讀完了孔子論水的這段話你會有自己的感悟與理解嗎?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邊讀邊寫,看看這一段中的哪一點能夠觸動你的情思,引發你的感慨,就請你在文章的空白處,寫下你的感悟與理解。(3分鐘)
5、(同桌交流)同學們,我看你們都在文章的空白處寫下了許多閃爍著智慧的文字。把你的讀書收獲拿出來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可以讀讀課文,也可以說說你的讀書收獲,好嗎?
6、(全班交流)
(1)說水“有德行”。(多媒體出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象有德行。)
生體會:是說水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生談體會)
師述:是呀,水滋潤萬物,無論它是參天的大樹還是低矮的小草,無論它是奔跑的動物還是靜止的植物。請你感激地讀!
生:(讀)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師:沒有水就沒有一切,請你敬佩地讀!
生:(讀)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2)“有情義”。(多媒體: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
(生談體會)
師述:水好像很通人情,總能與周圍的事物和諧相處,有時是方的,有時是長的......
師:什么時候是方的?
生:裝她的容器是方的時候。
師:什么時候是長的?
生:裝她的容器是長的時候。
師:也就是說:該方的時候,她就--生:方。
師:該長的時候,她就--
生:長。
師:該圓的時候--
生:她就圓!
師:能屈能伸,真大丈夫也!是呀,水流進方方的池塘里就是方的,流進長長的溪流里就是長的,它為人著想,真是寬厚待人,有情有義!誰能把這種情義讀出來?
(3)談水有志向。(多媒體: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
(生談體會)
師:由水的這種堅忍不拔的意志,你想到了關于水的什么成語?(滴水穿石)
師:是啊,有道是“人無志則不立”,孔子也說過:“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水有一個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那煙波浩淼、廣闊無垠的大海是那么的讓人魂牽夢犖、心馳神往。你看,那卷起的千尺巨浪,就是它不息的生命在涌動。為了實現崇高的理想,不怕任何艱難險阻。這就是流水的志向!親愛的同學們,難道我們不應該有流水的志向嗎?那么,我們該如何讀出這柔弱的水呀?(它的剛強!)(同時出示圖片:波浪滔天的大海)
生:練讀、齊讀。
(4)談水善施教化。(多媒體出示: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師:就這一點,你能具體地說說嗎?
師:萬物入水,水都能幫其洗刷污垢,這一點又多么像孔子自己,不管是誰,無論他是高貴還是低賤,無論他是貧窮還是富有,只要他肯學習,孔子都愿意對其教化。這一句話包含了孔子的育人觀點、高尚情操,誰來讀?
師:由此看來,(指板書:水是真君子啊!)
同學們,請你們也來觀水,你們的心中又會生出怎樣的感慨!(播放視頻)
6、(點擊現出該段文字)同學們,孔子由水作了許多生動的比喻,這一段的后面還有一個指省略號,你們知道這個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嗎?那么你們能幫孔子再補充兩句嗎?自己先練一練。
7、學生續句。
(水能容納無數溪流,它好象胸懷寬廣;水總是滔滔不絕的向前奔流,它好象志在千里;水清澈透明,它好像純潔無瑕。水滴石穿,它好像有恒心,有毅力......)
(多媒體)(水能容納無數溪流,它好象;水總是滔滔不絕的向前奔流,它好象;水清澈透明,它好像;水清澈透明,它好像。)
8、、孔子僅僅是在贊美這泗水河里的水嗎?
生:不,他贊美的是水的精神!并要求他的弟子們也做像水一樣的人。
9、是啊!這段短短的話中,包含著多少內容!出示兩句話:
(1)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碧波說......
(2)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碧波,意味深長地說......
男女生分別讀這兩句話,同學們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師:什么叫“意味深長”?
生:含義深刻,包含許多內容。
師:這段話中除了有孔子的“贊嘆”,還有什么?
生:還有孔子的“表白”。
生:還有孔子對弟子的“囑托”和“叮嚀”。
生:還有孔子對弟子的“希望”和“期待”
師:該如何讀得“意味深長”啊!誰來讀?(指名個人讀,師適時表揚:真是讀得意味深長!)
12、、同學們,喜歡孔子的這段話嗎?愿意把它背誦出來嗎?你準備用什么方法把這段話很快的背誦出來?
指導背書方法。
背誦。(多媒體)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碧波,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它好像有。水沒有一定的形狀,,,,它好像有水穿山巖,,從無懼色,它好像有。萬物入水,必能,它好像......由此看來,水是!”
三、感受孔子的教育對弟子產生的影響
1、同學們,從孔子的這段話中,我們已經領悟到了孔子目的是什么,那么孔子的學生們領悟到了嗎?你從哪兒讀出來的?(請從課文后面幾節中找一找。)(出示子路和顏回論志的話)
子路是個急性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我愿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們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
溫文爾雅的顏回經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我希望成為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
2、指名讀子路和顏回的話。
3、聯系孔子論水的一段話,說說從顏回和子路的志向中,你感悟到什么?
(子路樂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眾生,有情有義,顏回希望成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謙虛沉穩,正如水的和順溫柔。)
4、顏回把他的志向寫進了一首歌里,想知道嗎?
nì
(有利劍兮匿(隱藏)于鞘中,有美玉兮泥上深藏。虎落平壤兮反不如犬,鳳凰落地兮被
Jìjiù
雞啄傷。生不逢時兮玉石不辨,不遇明主兮驥(好馬)鎖廄(馬棚)房。用之則行兮閃
閃發光,舍之則藏兮不卑不亢。)
(1)師生同讀。
(2)師釋義:顏回拿利劍、美玉、猛虎、鳳凰來自比,告訴我們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他非常渴求建功立業,為國為民做出貢獻,但卻無用武之地。可他并不悲觀失望,也不高傲自負。正如他所說:“用之則行兮閃閃發光,舍之則藏兮不卑不亢”。
(3)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5、記得子路也問過孔子的志向,孔子當時回答了這樣一句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同時出示這句話)這就是孔子的志向!孔子以他高貴的品質、偉大的思想,影響著我們,也影響著全世界人民。
四、感受心靈的春天
1、同學們,在綠草如茵的泗水河畔,,顏回與子路向孔子談了自己的志向,此時,在悠揚的琴聲中,在孔子翩翩的舞姿里,“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出示)同學們,你能對照著這幅孔子游春圖,談一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因為他們濃濃的師生情誼使春天更溫暖了;因為孔子的和藹可親的態度使春意更濃了;
因為孔子教育弟子的深刻道理使泗水河畔的春天更有內容,所以說春意更濃了;因為孔子與弟子們的歌聲,使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
2、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我想,孔子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著圖)那么,你認為孔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學生談感受)
4、孔子是個偉大的人,他創立的“儒家思想”一直被奉最正統的思想,2000多年來,被后人頂禮膜拜,在世界上的他也是和西方的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齊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有很多的關于學習的言論即使放到兩千年后的今天,也很有教育意義,那么,同學們你都知道那些孔子關于學習的言論?(生說,師適時出示)
4、同學們喜歡孔子嗎?熱愛孔子嗎?讓我們感謝孔子吧,感謝孔子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心靈的春天。
四、對文本的生成(根據時間)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竟悟出了如此深奧的道理:做人就要做像流水一樣的君子。我們仿佛也做了一回孔子的學生,受到了孔子的教育。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的觀念的不斷更新,同學們你曾對孔子的一些話產生過質疑嗎?或者說對于孔子論水的這一句話你有自己的新觀點嗎?(多媒體)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
(當然,我們發表了這些言論,并不是要否定孔子,相反,我們我們還要從孔子那里汲取精神的養分。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要不斷的與時俱進,只有敢于質疑,敢于向大師挑戰的人,才會你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愿與同學們共勉!)
五、自主設計作業
同學們,這節課很快就要結束了,那么,課后你最想為自己設計一項什么作業呢。
板書設計:
有德行
有情義
孔子游春有志向
善施教化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