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
來源:網絡 2009-08-25 09:01:41
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是家庭教育的一門重要學問,父母必須認真地科學地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當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大多數不能正確對待,往往是忿怒和優傷,對孩子作出強烈的反應。例如:求全;總想孩子各門功課都考100分,否則,就責問,使孩子的“成就心理”得不到滿足,喪失學習興趣,并使孩子長期處于壓抑狀態,產生焦虛、負罪感等心理障礙;粗暴:有些父母“望子成龍”心理過于迫切,一旦孩子達不到目標,父母就恨鐵不成鋼,對孩子橫加指責,嚴厲處罰,肆意打罵,嚴重阻礙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冷淡:有些父母不管孩子的學習,從不過問孩子的考試情況。這樣使孩子不努力學習,考試成績下降;挖若、諷刺:有些父母常常無意識地對孩子進行諷刺、挖苦,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心和自覺性,產生自卑感等等。父母這些不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錯誤,不僅對孩子日后的改進毫無幫助,甚至可能產生相反的作用。利用懲罰的手段,去期望孩子獲得改進,是事與愿違的。父母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的正確方法,根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意見,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擇善贊賞。如果你的孩子有幾門功課不及格,請不要發怒,應平心靜氣,在孩子的成績單內“發掘”一些可以稱贊的“成就”,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同時指出不足,不使孩子喪失信心,以激發孩子努力學習的熱情。
(2)探查原因。父母應與孩子一起探查某些科目成績欠佳的原因,父母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例如,“你能否解釋某一科目成績低落的原因”?“是否經常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或“該科目在學習上是否有困難”?等等。在追查原因的過程中,父母要態度和藹,使孩子敢說真話,不作搪塞性回答。一方面,父母要堅持深入地追究,直至孩子能說出真正的原因為止。另一方面,父母要謹記不要發怒,不要責備孩子。
(3)合理解釋。父母在查問原因的過程中,不要接受孩子的“我不知道”這種回答,要讓孩子作出“合理”的解釋。所謂合理的解釋,就是指孩子說出了導致成績低下的真正原因。當然,在這些原因中,包括了正面的和反面的。比如功課太艱深,力量達不到,是屬于下面的;而自己懶散和上廛時注意力不集中等,則是反而的。當孩子作出了合理的解釋之后,父母一方面要求孩子提出改進的方法和今后應該采取的行動;另一方面,要讓孩子提出有何需要協助的要求,父母應該想方設法切實地給予滿足。
總之,父母對孩子的成績欠佳,一般不要懲罰,而要多用鼓勵和理解的態度,去激發孩子樹立信心,努力學習,迎頭趕上。在萬不得已要采取某種懲罰手段,也不要肅壓孩子的“政黨活動權利”,以防孩子產生雙方“力量的抗衡,避免孩子失去自醒覺的改進動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