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社會技能
來源:網絡 2009-08-13 10:20:26
在孩子的所有清南技能中,和人相處的能力與日后的成功和生活質量關系最為重大。要想在社會中如魚得水,孩子們必須學會了解、熟悉社會環境,并作出恰當的反應。
孩子們必須懂得如何把自己的期望與需要同他人的期望與需要相協調。
教給孩子說話的技巧
許多不善于同人相處的孩子都缺乏與其年齡相適應的談話技巧,他們不能用恰當的語言把自己的思想和欲望傳達給別人,也不善于理解別人的需要和想法。由于缺乏談話的技巧和其它技能,因而變得更加消極或者更加霸道,以自我為中心,進而發展成為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教會孩子談話技巧的最好辦法是與家人談話。父母在睡覺之前和孩子交談,或者在飯桌上和孩子進行寬松有意義的談話,或者在散步、郊游中,都是很好的一對一的對話機會。所謂有意義的談話,其特點是實事求是地自然暴露,分享雙方的思想和感情、缺點和錯誤、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及目標和夢想等。對于那些缺乏社交技巧、拙于與人相處的孩子來說,應該進行更有指導性和針對性的談話。人的會話技能同其它語言技能一樣。可以通過實踐來提高。
實際上,人們總是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談話,任何可能的話題都可以用來討論。比如,孩子喜歡的玩具、游戲、電視節目等。然后,就要求孩子們自己找話題,并使談話保持幾分鐘的時間。作為父母,應該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引導孩子暢談自己的想法。牢記:社交技能是可以學會的;談話技能可以幫助孩子得到社交門票,從而為他人和社會所接受;會話技能包括介紹自己的情況,詢問別人的情況,表達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接受對方,等等。
學會給人幽默感和愉悅感
幽默感在人的社交能力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擅長幽默的孩子童年時代就在人際交往方面比較成功,因為人們“很難討厭能讓他笑起來的人”。幽默風趣的孩子更受人歡迎。
兒童幽默感發育的幾個階段。
實際上,和其它情商技能一樣,幽默感的發育在嬰兒出生最初幾個星期就開始了。嬰兒6周時,你就可以和地玩藏貓咪,用一塊手絹遮住自己的臉,然后迅速拿開,孩子就會沖你笑。我們天生就知道怎樣讓孩子笑,而且其方法往往是無師自通。
對2歲以前的嬰兒,幽默的基礎是身體的不和諧性。例如,一個瞞規學步的幼兒,把鞋子當成帽子戴在頭上,會讓他與大人大笑不止。3歲的孩子就會發現,純粹語言本身也會很有興趣。剛開始,他會發現叫錯名就非常可笑,例如,把“腳”說成“手”,把“貓”說成“狗”,把“媽媽”喊成“爸爸”。重復也會使笑話更可笑。3-4歲的孩子會發現,概念的不和諧也會使人大笑不止。例如,一個3歲的孩子把瓶子放在嘴里并不可笑,但爸爸這么做就太可笑了。5-7歲的孩子語言能力更強,逐漸明白許多詞語有多種不同的含義,而且開始講有雙重含義的謎語O8-12歲的孩子,每個人都會有許多笑語要講,而且迷戀現成的謎語,許多孩子為自己能記住許多謎語和笑話而感到自豪,經常可以看到,全班同學比著講笑話,看誰知道的多。進入中學(13歲)以后,孩子們的認識能力已經比較成熟,能夠看出象征意義上的不和諧性,雙關語和笑話的形式更加成熟,而且這些幽默感就逐漸變成正面課堂行為,而被視為一種社交才能。
D幫助孩子將幽默用于社交。
孩子的幽默不僅使家庭氣氛和諧愉悅,同時還會應付特定的精神問題和矛盾。幽默可以應付生活中的壓力與痛苦,可以使孩子在尷尬處境中不失面子,可以對付憤怒的情緒,委婉地表達難以出口的意思。幽默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社交技能,也是應付許多人際關系矛盾的重要辦法。
用幽默感來減輕壓力。當感到壓力和精神緊張時,在孩子面前利用你的幽默感,比如爭論中插一個笑話,或者做個鬼臉等。
用幽默感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寬容的品性。幫助孩子區別敵意的和非敵意的幽默,這會有助于培養他的容忍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質。必須讓孩子了解,幽默既可以愉悅人,也可以傷害人。例如,別人的種族、宗教信仰。倫理觀以及殘疾、生理缺陷等,是不能取笑的。如果開了這方面的玩笑,對人有更大的傷害。因此,應教育并鼓勵孩子尊重別人的感情。
D怎樣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鼓勵孩子玩。培養孩子幽默感的最簡便有效的方式就是玩。孩子們都喜歡完全忘我,看上去很是愚蠢的游戲,例如打水仗、捏泥團、捉迷藏、打雪仗等等。總之,應該鼓勵孩子盡情地玩,就像鼓勵他們努力學習一樣,當然要掌握好時間。
講笑話。全家人應該常在一起講笑話和猜謎語,如果能講有趣的故事、做詩。畫幽默畫就更好。自我創造幽默是培養幽默感的最佳方式。堅持幾年,就會從中得到無窮的愉悅。
作為家長應該牢記:幽默是人們一個重要的社交技能;幽默是人類(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最受推崇的品質;盡管孩子講笑話和使人發笑的能力因人而異,但每一個孩子都有欣賞幽默的才能。
幫助孩子學會交友
心理學家非常重視人際關系對孩子性格發育的重要性,認為孩子的性格發育和他的人際關系的總和是相等的。當然,孩子的人際關系首先開始于與父母的相處,包括同齡人對他的影響。孩子到了7-8歲時,開始脫離父母的影響,越來越看重同學和朋友對他的喜歡、贊成和支持。盡管他們的感情食糧理所當然地要從父母身上汲取,但從朋友身上也能得到意外的情感與精神的源泉。兒時的友誼影響孩子的交友習慣、自尊心等,其程度幾乎相當于父母的撫育和愛。否則,如果孩子失去了朋友,或者不被同伴接受(尤其是在上小學時),那么即使日后取得了很大成功,也終生會有一種不完全感和不滿足感。
孩子的交友技能在兒童期過后就很難再學會了,它有些像學習游泳,對蹦蹦學步的幼兒來說極其容易,但若童年時代失去了機會,等到成年時再學就比較難了。當然,盡管孩提肘代沒有朋友并不注定成人后就會孤單,但應該承認,有些情商技能的發言是有時間性的,正常的時間的過去,相應的技能就會變得很難學會。
D孩子交友的幾個階段。
孩子學會交友的過程,可以分為互相交疊的4個階段:
①自我中心階段匕一7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常把在一起玩或僅僅離得比較近的孩子當成朋友。“最好的朋友”往往就是住得最近的孩子。這時孩子尋找朋友就是為了有用;對方有他喜歡的玩具,或者自己不具備的特點等。通常,這個階段的孩子更增長開始社會交往,而不善于影響別人。
②滿足需要階段(4-9歲)
這個時期的交友過程更多地由利益決定。他們會把朋友作為一個人而不是根據其擁有的東西或住的遠近來衡量,由于朋友能滿足某些特定的需要,這時的孩子仍是出于自我需要目的而交友的。為了共享玩具或得到一塊餅干,他們會成為朋友,但互惠不是主要目的。由于交友成了在家庭之外滿足個人需要的一種方式,相同年齡的孩子會相互吸引。由于交友主要是為了滿足眼前的需要,因而無法同時交一個以上的朋友。
③互惠階段(6-12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交友的特點是互惠和平等。這時的孩子已經能同時考慮雙方的觀點,非常關心平等的問題,因此評判朋友時就有了非常明顯的比較,誰為誰做了什么。正是因為互惠的關系,這時的友誼局限于一對、小團體或小派別。
④親密階段問一12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能夠保持相當親密的朋友關系。他們對朋友的表面行為不再注意,轉而關心其內在素質和幸福與否。心理學家把這一階段視為所有親密友誼的基礎,認為這時的孩子如果找不到親密的朋友,那么到少年甚至成人時代,就很難再找到真正的親密伙伴。這個階段,朋友之間通過共事情感,分擔問題,解決矛盾,會形成深厚的感情紐帶。孩子們終生不會忘記。在許多情況下,這種友誼能維持終生。
童年時代,每個階段友誼深淺的一個重要標志是相互間是否分享個人的私
事或情感,而這些是不能告訴別人的。心理學家認為,分享個人私事是發展令
人滿意關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對保持心理健康很有好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